东北三省耕地非农化时空特征及其与粮食生产能力的关系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何英彬

作者: 何英彬;陈佑启;姚艳敏;石淑芹;李志斌;万利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耕地非农化;粮食产量;时空特征;耕地综合质量;高产田;粮食安全;东北三省

期刊名称: 资源科学

ISSN: 1007-7588

年卷期: 2009 年 31 卷 02 期

页码: 295-30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随着中国人口增加、经济的快速发展,耕地非农化过程加快,建设用地大量侵吞耕地,粮食安全问题引起了高度关注。本文以东北三省为研究对象,应用GIS技术详细地分析了其在1993年~2003年10年间耕地非农化空间特征、耕地非农化与耕地综合质量、高产田的空间关系及由耕地非农化所导致的粮食减产空间分布,研究结果表明:①东北三省耕地非农化面积16.599×104hm2,耕地非农化率为1.012%,吉林省和黑龙江省分别是耕地非农化程度最高、最低的两个省份,辽宁省和吉林省耕地非农化区域分别呈"云片状"集团式和平行条带的空间分布特征,处于交通位置优越及沿海的县(市)耕地非农化程度较高;②吉林省耕地非农化面积最大,但以占用中下等耕地为主;而辽宁省绝大部分耕地非农化区域都是上等地;黑龙江省耕地非农化面积最少,而且主要占用的是中下等地;③粮食高产区集中分布在松辽平原,耕地非农化严重区有近50%分布在高产区,吉林省高产田受耕地非农化影响最严重;④10年间因耕地非农化共导致粮食减产9.106×108kg,吉林省占总量的59%,而东北三省减产的粮食可以供给500×104人1年的口粮。注重经济发展与耕地保护之间的关系,是落实东北三省未来"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政策的关键所在。

分类号: F327

  • 相关文献

[1]区域耕地非农化与粮食产量关系空间特征研究——以东北三省为例. 何英彬,陈佑启,姚艳敏,许新国,唐鹏钦. 2009

[2]中国近20年粮食产量与耕地非农化的相关分析. 刘丽军,屈宝香. 2007

[3]东北三省粮食产量结构变动分析与对策建议——基于偏离-份额分析法. 宫斌斌,刘帅,杨宁,刘文明. 2017

[4]东北三省粮食生产安全预警研究. 李志斌,陈佑启,姚艳敏,石淑芹. 2009

[5]东北三省粮食需求量预测与未来黑土地耕地质量提升思考. 邸佳颖,王盛威,刘红芳,付海美,熊露,庄家煜,张淑香. 2024

[6]30年来我国农业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其空间分布特征. 卢丽萍,程丛兰,刘伟东,覃志豪. 2009

[7]湖南粮食生产效率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肖景峰,余德,金龙新,陈俊宇,刘英,祝琪雅. 2023

[8]凝心聚力盘活资源共创肥料产业新局面. 徐明岗. 2015

[9]50年来我国自然灾害变化对粮食产量的影响. 李茂松,李章成,王道龙,杨修,钟秀丽,李正,李育慧. 2005

[10]基于MATLAB的灰色模型在民勤粮食产量预测中的应用. 白贺兰,南志标. 2012

[11]中国省域粮食产需匹配状况研究. 冯欣,孙兆凯. 2023

[12]转EdHP1基因小麦养分高效利用的协同效果. 程宪国,陈明,马有志,王莉,单曙光,王迎波,王贺,白由路,于国红. 2010

[13]桦甸市红石镇玉米高产田的构成研究. 殷春红,方向前,张德新,刘云多,石宝忠,王长江,段元才,杨焕茹. 2017

[14]棉花新品种新陆早42号高产田蕾铃空间分布特点. 马晓梅,李保成,李生秀,周小凤,肖光顺,董承光,林海,陈红. 2011

[15]北疆春大豆亩产300kg栽培技术研究. 罗赓彤. 1993

[16]引、扬黄灌区玉米高产田(≥15000kg/hm~2)特征分析与实现途径. 王永宏,赵如浪,赵健,孙发国,谢铁娜,张文杰. 2013

[17]近年来我国耕地数量变化及其途径和原因分析. 纪纯,张士功. 2005

[18]中国耕地非农化的区域差异及其收敛性. 刘丽军,宋敏,屈宝香. 2009

[19]中国耕地资源的基本态势及其近年来数量变化研究. 张士功. 2005

[20]东北三省水稻品质性状比较研究. 徐正进,韩勇,邵国军,张学军,全成哲,潘国君,闫平,陈温福.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