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赖草染色体对小麦光合特性和产量性状的效应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裴自友

作者: 裴自友;温辉芹;张立生;程天灵;李雪;卢成达;朱玫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小麦;大赖草;异染色体系;光合特性;产量性状

期刊名称: 农学学报

ISSN: 2095-4050

年卷期: 2014 年 4 卷 07 期

页码: 8-12

摘要: 了解大赖草染色体对小麦光和特性和产量性状的效应,为进一步利用大赖草外源基因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光合仪测定灌浆初期旗叶光合指标,收获后调查产量性状,对小麦-大赖草二体附加系、代换系和亲本‘中国春’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10个异染色体系的净光合速率均低于对照普通小麦‘中国春’,但除H和L染色体附加系外,均差异不显著;大赖草A、F染色体有增加气孔导度的正向效应;大赖草K染色体具有提高蒸腾速率的正向效应;大赖草E染色体具有增加水分利用效率的正向效应。大赖草E、J染色体能够提高小麦单穗粒重和千粒重,对提高小麦产量具有正效应。10份异染色体系中均未发现含高光效基因的大赖草染色体,大赖草附加系DALr#E、DALr#J可用于小麦产量性状的改良。

分类号: S512.1

  • 相关文献

[1]大赖草染色体对小麦耐旱和耐盐性的效应研究. 朱玫,温辉芹,裴自友,程天灵,李雪,张立生. 2017

[2]大赖草染色体对小麦农艺性状和抗病、耐热性的效应研究. 解睿,温辉芹,裴自友,曹亚萍,程天灵,张立生,李雪,朱玫. 2015

[3]百农207不同生育期的光合、干物质动态与产量性状研究. 欧行奇,王永霞,李新华,乔红,王紫娟,欧阳娟. 2020

[4]不同低温处理对小麦光合特性和产量性状的影响. 任德超,胡新,陈丹丹,张建涛,倪永静,刘红杰,黄绍华,李国强. 2016

[5]小麦远缘杂交现状、抗病基因转移及利用研究进展. 刘成,韩冉,汪晓璐,宫文萍,程敦公,曹新有,刘爱峰,李豪圣,刘建军. 2020

[6]利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导入普通小麦的大赖草染色质. 刘文轩,陈佩度,刘大钧. 1999

[7]辐照花粉对小麦×大赖草属间杂交的影响. 胡小元,施巾帼,王琳清,范庆霞. 1994

[8]利用花粉辐射诱发普通小麦与大赖草染色体易位的研究. 刘文轩,陈佩度,刘大钧. 2000

[9]冬小麦叶片显微结构和光合特性与产量的关系. 党红凯,李瑞奇,李雁鸣,李晓爽,孟建. 2016

[10]甘蔗正反交对光合特性及主要产质量性状的差异研究. 唐仕云,王伦旺,李翔,黄海荣,黄家雍,谭芳,黎焕光,方锋学. 2011

[11]光碳核肥处理对谷子光合特性和生理生化性能的影响. 秦娜,马春业,朱灿灿,王春义,李君霞. 2019

[12]谷子黄叶色突变体光合特性研究. 李君霞,秦娜,朱灿灿,王春义,代书桃,宋迎辉,陈宇翔. 2021

[13]麦后直播短季棉不同群体光合特性及产量研究. 李伶俐,谢德义,马宗斌,林同保,杜远仿,张东林,李志敏,台国琴. 2005

[14]不同甘薯品种(系)的光合特性研究. 罗密,尹旺,邓仁菊,杨航,付梅,王洪亮,宋吉轩,王启富,李飞. 2022

[15]基于簇毛麦No.1026转录组的SSR序列分析及其PCR标记开发. 陈竟男,马晓兰,王振,李仕金,谢皓,叶兴国,林志珊. 2019

[16]小麦籽粒产量主要性状的遗传分析. 孙智开,王石惠,钟太秀. 1988

[17]宁麦9号×镇麦168小麦F_2群体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模型分析. 温明星,李东升,胡芳芳,陈琛,曲朝喜. 2018

[18]不同熟期小麦品种间杂种产量性状的遗传分析. 张利华,许梅芬. 1997

[19]粗山羊草D组染色体对小麦若干产量性状的影响. 李文才,李涛,陈于和,李兴锋,王洪刚. 2005

[20]AMMI模型在小麦区域试验产量组成性状分析中的应用. 姚霞,李伟,颜泽洪,魏育明,伍铃,郑有良. 200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