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高寒区青稞光温生产潜力和产量差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弓开元
作者: 弓开元;何亮;邬定荣;吕昌河;李俊;周文彬;杜军;于强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青藏高原;青稞;光温生产潜力;作物模型;气候变化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学
ISSN: 0578-1752
年卷期: 2020 年 04 期
页码: 720-73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探讨有气象数据记录以来1977—2017年青藏高原青稞生长季内气候变化,以及对青稞光温生产潜力和产量差的影响。【方法】基于青藏高原农气资料,校正DSSAT-CERES-barley模型,模拟过去40年间青藏高原青稞生育期长度及光温生产潜力,并结合实际统计产量计算产量差,通过数理方法解析气候变化对其影响情况。【结果】(1)青藏高原多数站点过去40年间青稞生长季内温度、降水呈显著上升趋势,太阳辐射量呈下降趋势,且林芝站达到显著水平,与增湿相比增温趋势更加明显;(2)在播期和品种不变的情况下,过去40年青稞生育期长度显著缩短,引起不同站点下降的主要气候因子不同,高海拔站点主要由平均最高气温升高所致,低海拔站点主要由生育期内平均温度升高导致有效积温增加所致;(3)青藏高原青稞光温生产潜力受海拔影响,3 500 m左右的高海拔站点光温生产潜力高且稳定,如山南站平均光温生产潜力最高可达12 000 kg·hm-2。3 000 m左右的低海拔站点光温生产潜力低,平均在6 000 kg·hm-2,且易受气候变化影响,高海拔站点光温生产潜力对太阳辐射更敏感;(4)青藏高原在过去30年间由于实际产量增加,导致绝对和相对产量差都呈减小趋势,平均相对产量差由58.2%缩小至34.5%,但缩小幅度放缓,2007—2017年拉萨和日喀则站点平均相对产量差最低,小于25%。【结论】青藏高原不同站点光温生产潜力差异较大,高海拔站点青稞光温生产潜力显著高于低海拔站点,过去40年气候变化导致低海拔站点光温生产潜力波动大,而高海拔站点较为稳定。由于品种改良和栽培管理水平提高,过去30年青藏高原产量差逐渐缩小,但除拉萨和日喀则外,其他站点产量差仍较大,未来有较高的增产潜力。
分类号: S512.3`S162.53
- 相关文献
[1]基于AEZ模型的黑龙江省玉米生产潜力变化分析. 王秀芬,尤飞,杨艳昭. 2012
[2]近50年四川省水稻生产潜力变化特征分析. 庞艳梅,刘琰琰,陈超,董孝斌. 2014
[3]基于AEZ模型的黑龙江省玉米生产潜力变化分析. 王秀芬,尤飞,杨艳昭. 2012
[4]气候变化对黄淮海地区冬小麦光温生产潜力的影响. 王小平. 2011
[5]黄淮海区气候变化及其对冬小麦光温生产潜力的影响. 杜莲英,王秀芬,尤飞. 2015
[6]光温要素对水稻群体茎蘖增长动态影响的分析及模拟. 王萌萌,杨沈斌,江晓东,王应平,陈德,黄维,于庚康,石春林. 2016
[7]模型模拟华北地区气候变化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张明伟,邓辉,李贵才,范锦龙,任建强. 2011
[8]未来气候变化对海南橡胶树春季物候期的影响. 李宁,白蕤,伍露,李玮,陈淼,陈歆,范长华,杨桂生. 2020
[9]未来气候变化对吉林敦化玉米生产的影响分析. 胡亚南,许吟隆,熊伟,张颍娴. 2007
[10]区域气候模式与作物模型嵌套模拟能力的验证. 袁静,许吟隆. 2007
[11]气候变化对阿拉善玉米生产的影响和适应对策研究. 胡亚南,许吟隆. 2009
[12]区域气候模式与作物模型联接的影响评估模拟实验及不确定性分析. 熊伟,许吟隆,林而达,田展. 2005
[13]基于气候变化的作物模型研究态势分析. 郭婷,任妮,贵淑婷,马剑凤,曹静. 2017
[14]基于DSSAT CERES-Wheat模型的未来40年冬小麦最适播期分析. 胡亚南,梁驹,梁社芳,李世娟,诸叶平,鄂越. 2021
[15]基于GIS和作物模型对气候变化影响下的玉米秸秆产量区域模拟研究. 马占云,熊伟,林而达. 2009
[16]青藏高原青稞B组醇溶蛋白遗传多样性研究. 潘志芬,唐亚伟,吴芳,韩兆雪,邓光兵,余懋群. 2006
[17]大麦(青稞)品种苗期抗锈病鉴定与评价. 田晓,高滢,旺姆,蔺瑞明,徐世昌. 2018
[18]青稞品种区域试验甘南合作试点结果. 刘梅金,郭建炜,桑安平,旦知吉,萧云善,徐冬丽,马福全,王国平,强小林. 2015
[19]青藏高原区域青稞生产与发展现状. 强小林,迟德钊,冯继林. 2008
[20]青藏高原青稞抗白粉病SSR标记分析. 杨春葆,刘仁健.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金黄色葡萄球菌毒力调控及减毒药物研究进展
作者:吉星;李俊;王冉;何涛
关键词:金黄色葡萄球菌;毒力;调控机制;减毒药物
-
基于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分析贵州韭菜红酸汤微生物菌群多样性
作者:周罗娜;刘辉;王梅;陆邦富;李俊;刘军林;陈中爱
关键词:高通量测序;红酸汤;韭菜红酸汤;微生物多样性
-
不同调质温度对超期库存稻谷粉理化性质影响研究
作者:石悦;钱广宇;杨洁;李军国;李方方;李俊;姚婷;雷雨衡
关键词:超期库存稻谷;粉体;调质温度;理化性质
-
四倍体甲着小麦特征特性及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作者:白马曲珍;刘建华;唐豪;王琴;杨武云;李俊
关键词:甲着小麦;四倍体;种质资源;栽培技术
-
陈化稻谷替代玉米对混合粉料制粒成型性能影响及工艺参数优化
作者:邵爽;石悦;李星;李军国;杨洁;梁俊杰;李俊;牛力斌
关键词:陈化稻谷;替代比例;工艺参数;成型特性;产品质量
-
基于农田氮磷平衡的红壤区农田环境友好型种植制度评价
作者:洪曦;宫殿林;曾希柏;罗尊长;郑超;汤春纯;李荣;吴培金;李俊;邓龙英
关键词:生态经济效益;长期定位监测试验;环境友好;种植制度;综合评价
-
饲粮中添加薏苡米糠对蛋鸡生产性能、肠道健康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作者:张龙飞;李建伟;李俊;黎恒铭;刘天涛;陈鹏;全贵阳;武书庚
关键词:薏苡米糠;蛋鸡;生产性能;肠道健康;免疫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