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植条件下春玉米茎叶性状对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响应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孙宁
作者: 孙宁;边少锋;孟祥盟;赵洪祥;张丽华;谭国波;闫伟平;于江;刘浩;王芙臣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植物生长调节剂;茎叶性状;产量
期刊名称: 东北农业科学
ISSN: 1003-8701
年卷期: 2020 年 006 期
页码: 8-1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在吉林省东部湿润区,以高产潜力品种迪卡159为试材,研究了密植条件下玉米茎叶性状及产量对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响应,结果表明:植物生长调节剂能够降低玉米植株的株高、穗位高,缩短基部节间长度,减小单株叶面积,调整各层次的叶片分布,从而去除了植株茎秆和叶片冗余,重塑理想株型,保证了有效穗数,提高了穗粒数,最终达到了增产的目标。各处理中以在8展叶进行调节剂处理产量最高,且能够塑造中下部叶片大、上部叶片小的植株形态,有利于光能的获取和利用。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新型膦酸盐类化合物(DHEAP)对春玉米植株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张倩,周繁,赵威,谭伟明,李炜,来永才,张明才,李召虎,段留生. 2014
[2]种植密度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孙扣忠,王春云,耿安红,王伟义,崔必波. 2017
[3]化控剂对辽单145光合、农艺和产量性状的影响. 史磊,王晓琳,肖万欣,刘晶,赵海岩. 2012
[4]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玉米产量影响的研究. 陈海军. 2012
[5]不同生育时期喷施达尔丰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张建华,罗瑶年. 1994
[6]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春玉米茎秆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孟祥盟,孙宁,边少锋,方向前,赵洪祥,张丽华,谭国波,闫伟平. 2016
[7]喷施玉黄金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董志强,马兴林,王庆祥,林治安,许建新,颜军,王传海. 2008
[8]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柴永山. 1994
[9]中国野生大豆(Glycine soja)茎叶性状的多态性及其地理分布. 庄炳昌,徐航,王玉民,路琴华,徐豹,李福山. 1996
[10]啤酒大麦主要茎叶性状的遗传研究. 曾亚文. 1996
[11]低温胁迫下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玉米苗期光合及主要生理特性的影响. 周雅卓,赵鑫,梁烜赫,郑大浩,曹铁华. 2018
[12]新型调节剂稀施保对玉米植株性状的影响和增产效果. 杨文飞,贾艳艳,文廷刚,顾大路,杜小风,吴传万,王伟中. 2020
[13]花期干旱和灌溉条件下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玉米茎流和光合生理的影响. 杨勤,何文铸,柯国华. 2009
[14]土施L-蛋氨酸、L-苯基丙氨酸、L-色氨酸对玉米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陈明昌,程滨,张强,丁玉川,杨治平,刘平. 2005
[15]种植密度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玉米茎秆性状的影响及调控. 徐田军,吕天放,陈传永,刘月娥,张译天,刘秀芝,赵久然,王荣焕. 2019
[16]玉米抽雄期叶面喷洒DA-6增产效果的研究. 李占录,翟世宏,李爱军,李作一,袁斌,田森林,王坚强. 2006
[17]植物生节调节剂对玉米化肥利用率效应的研究. 郭强,王长武. 1998
[18]聚糠萘合剂对玉米叶片衰老及产量的影响. 解振兴,董志强,薛金涛. 2010
[19]应用化调物质对玉米增产效果的试验初报. 李艳杰. 2003
[20]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玉米上的增产效果试验初报. 李艳杰.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神秘的昆虫猎手:蚁蛉
作者:刘浩
关键词:
-
花生荚果产量相关性状QTL定位与候选基因分析
作者:林伟津;郭泽佳;刘浩;李海芬;王润风;黄璐;余倩霞;陈小平;洪彦彬;李少雄;鲁清
关键词:花生;荚果;QTL;候选基因
-
植物乳杆菌发酵对红枣汁挥发性香气成分的影响
作者:张丽华;陈云莉;石勇;李顺峰;查蒙蒙;李昌文;纵伟;王小媛
关键词:植物乳杆菌;发酵;红枣汁;挥发性香气成分;OPLS-DA模型
-
中国规模乳品生产效率静动态特征与驱动因素分析
作者:余泽田;刘浩;王晶晶;彭华;董晓霞
关键词:乳制品;生产效率;DEA模型;Malmquist指数;Tobit模型
-
地理标志产品"科尔沁牛肉"与非地理标志西门塔尔牛肉及进口安格斯牛肉品质差异分析
作者:阳晓婷;刘楠;刘浩;李亚兰;包世俊;霍志刚;孙丽荣;赵燕
关键词:地理标志;科尔沁牛肉;营养品质
-
不同修复措施对西乌珠穆沁旗退化草原的生态修复效果分析
作者:刘欣超;刘思博;张璞进;常虹;晔薷罕;阿拉坦其其格;牡丹;张丽华;李晓奇;殷国梅
关键词:退化草原;生态修复;围封;沙障;补播
-
阴山北麓人工混播草地草种组合筛选
作者:许嘉逸;李强;温超;单玉梅;刘思博;晔薷罕;张丽华;殷国梅
关键词:豆禾混播;群落特征;营养品质;种间竞争;组合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