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食用菌研究的奠基人-陈梅朋-写在陈梅朋先生诞辰120周年之际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焱
作者: 李焱;谭琦;吴莹莹;鲍大鹏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陈梅朋;贡献;奠基人;诞辰;纪念
期刊名称: 食用菌
ISSN: 1000-8357
年卷期: 2022 年 006 期
页码: 81-88
摘要: 陈梅朋先生是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第一任所长,留法勤工俭学归来的他将后半生全部的精力投入食用菌的研究,为新中国的食用菌研究作出了开拓性贡献,是我国食用菌科学的奠基人。
分类号: S646%K826.3
- 相关文献
[1]弘扬盛彤笙先生的科学精神,推动我国畜牧业高质量发展. 赵朝忠,符金钟,张永光,杨志强. 2022
[2]努力做好工会工作 为农科院的发展做贡献. 李国凤. 2012
[3]旱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的进展. 杨封科,高世铭. 2003
[4]鸦片战争前后中国茶叶对世界的贡献. 杨江帆,郑乃辉. 2003
[5]杂交水稻的发明对我国粮食生产的贡献. 王学华. 1999
[6]论鸦片战争前后中国茶叶的发展及其对世界的贡献. 杨江帆,郑乃辉. 2004
[7]种子大小及其命运对植被更新贡献研究进展. 武高林,杜国祯,尚占环. 2006
[8]农业标准化贡献测算的探讨. 冯琦,钱永忠,王芳. 2012
[9]农林牧渔产业对我国农业的贡献分析. 曹蕾蕾,杨宁生. 2010
[10]中国棉业科技进步30年——新疆篇. 李雪源,郑巨云,王俊铎,吐尔逊江,艾先涛,莫明,多力坤. 2009
[11]小麦非叶器官的光合特性及其对籽粒产量的贡献. 冯波,李华伟,王法宏,孔令安,张宾,王宗帅,李升东. 2019
[12]“十三五”创新科研管理探讨. 王秀果,刘梅,孙书娈. 2016
[13]冬小麦叶片和非叶器官对粒重的贡献. 鲁清林,柴守玺,张礼军,周刚. 2013
[14]吉林稻作科技进步与贡献. 赵国臣,侯立刚,刘亮,郭晞明,隋朋举. 2008
[15]国外农作物引种与中国种植业. 佟大香,朱志华. 2001
[16]二战前后川丝产业的兴衰与发展及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贡献!. . 2015
[17]CES生产函数(Production Function)在海南渔业生产中的应用. 卢江勇,张玉梅,过建春. 2005
[18]我国棉花南繁工作60年回顾与展望. . 2016
[19]浅析财政政策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 马兰,陈凯. 2016
[20]筛孔尺寸及风速对杂交水稻种子精选质量的贡献. 年伟,邓伟,李小林,徐雨然,张锦文,吕永刚,谷安宇,鲁志良.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金针菇菌丝体γ-氨基丁酸快速检测方法
作者:卢雪伟;李晓晖;鲍大鹏;周陈力;陈洪雨;冯占;李贺文;王瑞娟;邵悠然;吴莹莹
关键词:Γ-氨基丁酸;单因素试验;响应面;重复性分析;比色法
-
利用转录组初步探索曲古抑素A延缓香菇菌丝转色机制
作者:吴涛;鲍大鹏;王伟霞;仝乐涛;李福后;唐利华
关键词:转录组;组蛋白去乙酰化;香菇转色;曲古抑素A
-
异宗配合食用真菌双核体和单核体相关概念辨析
作者:鲍大鹏;徐建平;潘迎捷;谭琦
关键词:食用真菌;双核体;单核体;核相交替;性角色
-
中国珍稀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作者:董浩然;于海龙;周峰;陈辉;陈美元;张敏;唐杰;谭琦
关键词:珍稀食用菌;发展现状;存在问题;栽培模式
-
利用转录组挖掘羊肚菌干旱胁迫相关基因
作者:仝乐涛;徐爱国;鲍大鹏;王伟霞;李福后;唐利华
关键词:羊肚菌;干旱;转录组;基因差异表达
-
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面临的重大科学问题和技术问题
作者:鲍大鹏;谭琦
关键词:食用菌;科学问题;技术问题
-
金顶侧耳和金针菇三个新品种的选育报告
作者:陆欢;刘建雨;张丹;宋春艳;谭琦;尚晓冬;王瑞娟
关键词:品种选育;金顶侧耳;金针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