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杂交棉产量构成因素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唐丽媛

作者: 唐丽媛;江振兴;刘存敬;田海燕;迟吉娜;崔瑞敏;张建宏;张香云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杂交棉;产量构成因素;区域试验;相关分析;逐步回归分析

期刊名称: 河北农业科学

ISSN: 1008-1631

年卷期: 2016 年 20 卷 05 期

页码: 69-72+103

摘要: 为了更高效地进行杂交棉品种选育,利用2006~2015年近10 a的河北省棉花区域试验资料,采用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的统计方法,对影响杂交棉产量的构成因素进行了分析。相关分析结果表明:4个产量构成因素中,皮棉产量与单铃重呈极显著的正相关,与衣分和单株铃数呈不显著的正相关,与子指呈不显著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偏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4个产量构成因素均对皮棉产量有一定意义,对皮棉产量的贡献度顺序为单铃重>衣分>单株铃数>子指。因此,在杂交棉品种选育时,应尽力提高杂交棉的单铃重,同时重视协调与衣分和单株铃数的相互关系,从而大大提高棉花的皮棉产量。

分类号: S562

  • 相关文献

[1]籼粳交重组自交系群体主要农艺性状分析. 郭龙彪,罗利军,钟代斌,梅捍卫,王一平,余新桥,应存山. 2001

[2]缩节胺、比久对紫花苜蓿种子产量的影响. 高海娟1,刘泽东1,孙蕊1,刘学峰1,王晓龙1,闫伟红2. 2022

[3]刈割对齐齐哈尔地区紫花苜蓿种子产量的影响. 高海娟,刘泽东,孙蕊,刘学峰,李红,王晓龙,郭振瀚,杨伟光. 2021

[4]杂交鲍子一代形态性状对活体重的影响效果分析. 林娟娟,闵志勇,陈强. 2010

[5]不同产区皱皮木瓜总黄酮含量与土壤主要化学指标的关系. 郑璇,申国明,高林,张鹏,李琦瑶,李盼盼,刘新民. 2018

[6]烤烟填充值与主要理化指标的关系研究. 荆聪莹,杜咏梅,侯小东,蒯雁,张怀宝,王小婷,刘丽丽. 2013

[7]甘蓝型油菜生育类型与产量构成的分析. 赵坚义,陈曼玲,张冬青. 1991

[8]杂交棉与常规棉在江苏区试中的产量因素分析. 宋锦花,许乃银. 2010

[9]2000~2001年河南省杂交棉区域试验述评. 王振宇,马奇祥,杨修身,刘佳中,牛郑花. 2002

[10]北方国家水稻区域试验近15年参试品种分析. 王洁,曾波,雷财林,赵志超,王久林,程治军. 2018

[11]北疆优质杂交棉农艺性状与产量品质相关性研究. 王娟,孔宪辉,刘丽,王旭文,余渝. 2011

[12]黑龙江省不同积温带水稻产量构成因素主成分分析. 肖佳雷,王俊河,冯延江,王麒,曾宪楠,孙宇,宋春艳,王洪华,李玉清,孙广辉. 2010

[13]两系杂交稻黔两优58高产条件下的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罗德强,刘兰,周维佳,黄宗洪,江学海,谌生慧,王飞,杜忠友. 2006

[14]杂交稻新品种健优388的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甘雨,杨占烈,向关伦,黄宗洪,郭慧,潘建慧. 2014

[15]R752导入系的杂种优势及其构成因素分析. 胡兰香,肖叶青,邬文昌,皮勇华,吴小燕,胡金开,陈大洲. 2009

[16]‘镇麦11号'主要生育特征及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蔡金华,陈爱大,李东升,曲朝喜,温明星. 2015

[17]小麦品种宁麦16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姚金保,马鸿翔,姚国才,杨学明,张鹏,周淼平,张平平. 2013

[18]甘蓝型杂交油菜产量构成因素及其与产量的关系. 陶诗顺,黄露,姜磊,张敏,刘念. 2011

[19]高产、双低杂交油菜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的相关分析. 周贤琼,蒲晓斌,李浩杰,蒋梁材. 2008

[20]甘蓝型杂交油菜角果长度与产量构成因素的相关分析. 戴祥来,向阳,赵继献,任廷波,程国平.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