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提高大豆水分近红外活度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戴常军

作者: 戴常军;李辉;李宛;潘博;刘通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近红外活度;近红外光谱;定标模型

期刊名称: 大豆科学

ISSN: 1000-9841

年卷期: 2009 年 28 卷 04 期

页码: 156-15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在建立大豆水分定标模型过程中,样品收集的难度非常大,此研究目的是为定标样品创建一个简捷、有效的收集方法。首先对大豆主要成分蛋白质、脂肪、纤维素等与水分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了解大豆中蛋白分子与水分子的结合原理。其次采用加水润湿大豆的方法,得到了有一定水分含量梯度的均匀分布样品。最后利用此样品进行近红外定标,定标结果预测集决定系数达到0.992,标准误差仅为0.082。结果表明:经人为加湿水分与种子自然水分有同等的近红外活度。因此,可以采用以人为加湿水分的方法进行大豆水分定标样品收集。

分类号: TS214.2

  • 相关文献

[1]玉米子粒粗蛋白近红外模型的建立. 于翠红,樊翠芹,张丽,徐俊杰,刘朝芳,蒋春志,唐晓东. 2019

[2]芝麻子粒脂肪酸主要组分的近红外光谱模型建立及特征分析. 袁青丽,苗红梅,马琴,琚铭,张欣童,张海洋. 2022

[3]近红外光谱的水稻抗性淀粉含量测定研究. 吴方喜,谢鸿光,朱永生,张建福,谢华安. 2016

[4]近红外透射光谱技术测定黍稷蛋白含量的研究(英文). 牛宇,蒙秋霞,张丽珍,赵婷婷,乔治军,牛伟,刘根科,冯耐红. 2012

[5]近红外透射光谱技术测定黍稷蛋白含量的研究. 蒙秋霞,牛宇,张丽珍,赵婷婷,乔治军,牛伟,刘根科,冯耐红. 2011

[6]用近红外光谱法测定大麦品质的研究. 张环,车宗贤,李玉芳. 2009

[7]近红外光谱法测定玉米品质指标的研究. 孟兆芳,赵龙莲,程奕,陈秋生,张玺,范朝晖,严衍禄. 2008

[8]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分析技术在作物种质资源品质性状鉴定中的应用. 朱志华,王文真,刘三才,李为喜,张晓芳,刘方,李燕. 2006

[9]利用近红外透射光谱技术测定小麦品质性状的研究. 陈锋,何中虎,崔党群,赵武善,张艳,王德森. 2003

[10]利用近红外透射光谱技术测定小麦籽粒硬度的研究. 陈锋,何中虎,崔党群. 2004

[11]近红外光谱法测定茶叶中游离氨基酸的研究. 郭志明. 2011

[12]自适应蚁群优化算法的近红外光谱特征波长选择方法. 郭志明,黄文倩,彭彦昆,王秀,汤修映. 2014

[13]奶粉品质近红外快速检测方法研究. 赵勇,刘志存,王忠义,黄岚,侯瑞锋,徐志龙. 2006

[14]近红外快速测定干辣椒中辣度的研究. 董楠,胡羽,邹研,吕都,刘嘉. 2016

[15]油菜品质参数的近红外光谱测试技术. 郑治洪,何惠萍,陈雪妮,侯艳. 2003

[16]基于支持向量机的近红外光谱技术鉴别掺假牛肉. 张丽华,相启森,李顺峰,吴晓宗,纵伟,赵光远. 2016

[17]基于遗传算法的安溪铁观音品质快速评价研究. 王冰玉,孙威江,黄艳,余文权,吴全金,林馥茗,夏金梅. 2017

[18]傅立叶变换近红外光谱技术分析完整油菜籽含油量数学模型的建立. 李钧,王宁惠,余青兰,杜德志,付忠. 2006

[19]近红外光谱对年份葡萄酒的验证检测试验. 王德福,李保国,张颖超,蔡绍松,邹振民. 2008

[20]红外光谱技术在蜂蜜质量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屠振华,朱大洲,籍保平,孟超英,王林舸,庆兆坤.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