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氮配施控释尿素对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黄巧义

作者: 黄巧义;唐拴虎;张发宝;张木;黄旭;黄建凤;李苹;付弘婷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水稻;控释肥;一次性掺混;减氮;氮肥利用效率;养分吸收;产量

期刊名称: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ISSN: 1671-3990

年卷期: 2017 年 25 卷 06 期

页码: 829-83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释放期为60~90 d的控释尿素为试验材料,2015年在广东省台山市和翁源县开展大田试验,研究在全量施氮[195 kg(N)·hm~(-2)]、减氮20%[156 kg(N)·hm~(-2)]和减氮40%[117 kg(N)·hm~(-2)]条件下,常规分次施肥(CF)、配施控释尿素氮占25%一次性施用(25%CRU)和配施控释尿素氮占50%一次性施用(50%CRU)对水稻生长、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为控释尿素在水稻生产上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在水稻营养生长阶段,不同施氮处理的每兜分蘖数基本一致,叶片SPAD值随施氮量增加略有提高。随着施氮量增加,水稻产量先提高后降低,当施氮量为156 kg(N)·hm~(-2)时,水稻产量最高。等氮条件下,25%CRU、50%CRU和CF处理的水稻籽粒产量基本一致;不同施氮处理的稻谷和稻草氮素吸收累积量无显著差异。水稻氮素吸收累积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而氮肥偏生产力和氮收获指数逐渐降低。等氮条件下,25%CRU和50%CRU处理的氮肥农学效率、氮肥生理利用率均显著高于常规施肥处理(P(27)0.05),两地平均增幅分别为14.99%、17.23%和98.22%、57.44%。当施氮量为195 kg(N)·hm~(-2)时,25%CRU和50%CRU处理的氮收获指数较常规施肥处理(CF)提高6.99%和6.69%,其中台山试验点的增幅达到显著水平(P(27)0.05)。117 kg(N)·hm~(-2)处理的土壤碱解氮含量显著降低(P(27)0.05)。25%控释氮肥掺混一次性施用施氮量为156 kg(N)·hm~(-2)的施肥处理,其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在台山和翁源两个试验点均较高,在广东省双季稻区可实现水稻增产稳产,显著提高氮肥利用率,并维持土壤肥力,是一种较优的氮肥运筹模式。

分类号: S145.5

  • 相关文献

[1]控释尿素侧深施对机械精量穴直播水稻产量形成与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褚光,徐冉,陈松,徐春梅,王丹英,章秀福. 2021

[2]不同控释肥对芦笋产量、品质及养分含量的影响. 董亮,张玉凤,陈广思,杨力,于淑芳. 2009

[3]控释肥对双季稻生产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王静,彭欢,石宇,彭华. 2024

[4]种肥混播对夏玉米产量、酶活性和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李子双,高玮,李洪杰,周晓琳,王学霞,杜梦扬,陈延华,王玉霞,倪小会,王薇,邹国元,曹兵. 2024

[5]减氮增锌对水稻产量、氮素吸收及土壤无机氮的影响. 尹彩侠,李前,孔丽丽,侯云鹏,秦裕波,王蒙,刘志全. 2020

[6]化肥减氮配施对洞庭湖区双季稻产量和田面水氮磷流失风险的影响. 袁沛,周旋,杨威,尹凌洁,靳拓,彭建伟,荣湘民,田昌. 2023

[7]减氮和侧深基施缓混肥对‘南粳5055’产量、品质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阚建鸾,石吕,韩笑,周志宏,苏建平,刘建,薛亚光. 2024

[8]湘北双季稻区种植翻压紫云英的氮肥减施效应. 王慧,周国朋,常单娜,高嵩涓,刘蕊,廖育林,鲁艳红,曾闹华,聂军,曹卫东. 2022

[9]控失尿素与普通尿素配施对水稻产量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薛欣欣,吴小平,王文斌,张永发,罗雪华,王大鹏. 2018

[10]前氮后移对水稻氮素吸收和利用效率的影响. 刘红江,肖敏,张丽萍,陈留根,张岳芳,郭智,郑建初. 2017

[11]灌溉模式与施氮量交互作用对水稻产量以及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 褚光,陈婷婷,陈松,徐春梅,王丹英,章秀福. 2017

[12]不同肥料对华南双季稻产量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傅友强,钟旭华,梁开明,潘俊峰,刘彦卓,胡香玉,彭碧琳,陈荣彬,胡锐,黄农荣. 2019

[13]增加移栽密度并减少施氮对稻田产量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朱相成,李志杰,王晓飞,张卫建. 2013

[14]控失尿素与普通尿素配施对水稻产量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薛欣欣,吴小平,王文斌,张永发,罗雪华,王大鹏. 2018

[15]不同叶龄期穗肥对籼稻产量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李贵勇,何清兰,朱建宇,王秋英,叶进华,夏琼梅,龙瑞平,朱海平,邓安凤,杨从党. 2017

[16]生态肥与化肥配施对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朱练峰,禹盛苗,欧阳由男,康文启,董成琼,许德海,金千瑜. 2007

[17]施氮量对沿黄粳稻根系形态、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付景,王越涛,尹海庆,王生轩,王付华,陈献功,王亚,杨文博,白涛. 2017

[18]氮肥水平对不同基因型水稻氮素利用率、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从夕汉,施伏芝,阮新民,罗玉祥,马廷臣,罗志祥. 2017

[19]三年定位试验覆膜旱作与施用包膜尿素对水稻产量、氮素利用效率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杨静,韩春妮,刘彦伶,吴良欢. 2016

[20]水稻控释肥一次性施肥技术在桂林市的应用效果. 唐拴虎,范大泳,莫云锦,廖云云,秦和生,陈责忠.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