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株固氮芽孢杆菌的分离与鉴定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丁延芹

作者: 丁延芹;王建平;刘元;陈三凤;王幼珊;邢礼军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固氮;芽孢杆菌;nifH基因;16S rDNA;DNA-DNA杂交

期刊名称: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ISSN: 1006-1304

年卷期: 2004 年 12 卷 06 期

页码: 74-81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从小麦(Triticum aestivum)、玉米(Zea mays)、黑麦草(Lolium sp.)和柳树(Salix sp.)的根际土壤中分离得到能在无氮培养基上生长的29株芽孢杆菌(bacilli),通过固氮酶活的测定以及固氮酶结构基因nifH的PCR扩增得到7株固氮芽孢杆菌。对这7株固氮菌株进行了生理生化性状测定、16S rDNA序列分析(GenBank accession No. AY373358, AY373360,~AY373364和AY376876)、G+C mol%含量的测定及DNA-DNA杂交实验,结果表明,其中5株菌属于芽孢杆菌,另外2株菌属于类芽孢杆菌。在这7株被鉴定的菌株中,菌株T1被鉴定为Bacillus cereus;菌株G1、C4和C5被鉴定为B.megaterium;菌株W5的生理生化性状、16S rDNA和G+C mol%与Bacillus marisflavi相近;G2的生理生化性状和16S rDNA与Paenibacilluspolymyxa接近,但在基于16S rDNA的系统发育树中却与P.durus聚在最小的分支内;T7可能是Paenibacillus属中的一个新种。

分类号: Q93-33

  • 相关文献

[1]PCR-DGGE法研究福建省稻田土壤微生物地区多态性. 罗青,宋亚娜,郑伟文. 2008

[2]鳗草根际固氮菌的分离鉴定及培养条件的筛选. 王琦,李文涛,张沛东,张秀梅. 2017

[3]基于16S rDNA序列分析研究根腐病三七根内可培养细菌的多样性. 张智慧,张倩茹,付晓萍,李凌飞. 2014

[4]生态养猪模式中发酵床优势细菌的微生物学性质及其应用研究. 张庆宁,胡明,朱荣生,任相全,武英,王怀忠,刘玉庆,王述柏. 2009

[5]一株益生芽孢杆菌的分离与鉴定. 张国庆,董晓芳,佟建明,王志红,张琪. 2010

[6]一株产淀粉酶、蛋白酶益生芽孢杆菌的分离与鉴定. 张国庆,董晓芳,佟建明,王志红,张琪. 2010

[7]微囊藻毒素降解菌EMB分离鉴定及其降解特性. 尹玉芬,胡梁斌,周威,杨静东,周益军,石志琦. 2010

[8]喀斯特土壤固氮微生物群落与植被、土壤的关系. 何寻阳,杜虎,王克林. 2017

[9]呼伦贝尔草原土壤固氮微生物nifH基因多样性与群落结构. 文都日乐,李刚,杨殿林,张静妮,易津. 2011

[10]野葛根际固氮微生物群落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刘璐,蒋慧丹,张鑫,彭迪. 2022

[11]耐除草剂转基因大豆对根际土壤固氮微生物nifH基因多样性的影响. 王丽娟,李刚,赵建宁,红雨,修伟明,王慧,章秋艳,杨殿林. 2013

[12]不同豆科作物与燕麦间作对燕麦产量、光合特性和根际固氮微生物nifH基因丰度的影响. 冯晓敏,胡跃高,张卫建,曾昭海. 2015

[13]燕麦/大豆和燕麦/花生间作对根际土壤固氮细菌多样性与群落结构的影响. 冯晓敏,杨永,任长忠,胡跃高,曾昭海. 2016

[14]甘薯块根内生固氮菌的分离鉴定和系统发育分析. 王崇,雷剑,靳晓杰,柴沙沙,邹语嫣,孙小琼,焦春海,杨新笋,王连军. 2023

[15]转cry1Ab和epsps基因玉米C0030.3.5对土壤固氮细菌丰度和群落结构的影响. 王蕊,朱珂,李刚,刘惠芬,王晶,修伟明,赵建宁,杨殿林. 2018

[16]nifH基因能够在高等植物叶绿体原核环境中表达. 张中林,钱凯先,沈桂芳. 2001

[17]滩涂土壤固氮菌群落与环境因子的典范对应分析. 蔡树美,徐四新,张翰林,张德闪,吕卫光,顾富家,诸海焘. 2017

[18]沙棘促进杨树生长机制的研究. 李铁军,李晓华. 1997

[19]不同施氮水平对固氮甘蔗品种RB_(72-454)的肥效响应. 周正邦,龚德勇,易代勇,刘凡值,谢惠珏. 2006

[20]甘蔗内生固氮的研究进展. 梁朝旭.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