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僵菌对东亚飞蝗的室内致病力测定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代鹏

作者: 代鹏;唐复润;谢玉萍;石晓珍;程子路;黄俊生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绿僵菌;东亚飞蝗;致病力测定

期刊名称: 热带作物学报

ISSN: 1000-2561

年卷期: 2006 年 27 卷 04 期

页码: 89-92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在室内用喷雾法测定了6株绿僵菌对东亚飞蝗的致病力,结果表明,其致病力强弱与菌株种类和接种剂量有密切关系,菌株对东亚飞蝗的致病力由强到弱顺序为MA3>MA4>MB6>MA6>MA5>MA11。接种MA3菌株的孢子浓度在1.0×108个/mL情况下,对4龄蝗蝻的LD50为4.46d。用不同剂量的MA4菌株的孢子油悬浮剂涂抹法接种4龄蝗蝻,发现其LD50仅为15.39个/头。另外,观察发现,MA3菌株具有很强的2次侵染能力。

分类号: S476

  • 相关文献

[1]绿僵菌对荔枝椿象的室内致病力测定. 梁昌聪,黄志,彭军,黄生精,陆红霞,黄俊生. 2009

[2]绿僵菌对甘蔗螟虫的室内致病力测定. 刘磊,梁昌聪,杨腊英,黄志,陆红霞,黄俊生. 2010

[3]3种绿僵菌对小翅雏蝗的室内致病力测定. 高书晶,刘爱萍,徐林波,曹艺潇,王宁,特木尔. 2009

[4]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Serpin1对东亚飞蝗酶学免疫的影响. 李贝贝,田野,闫多子,李红梅,曹广春,刘明娜,张泽华,王广君. 2021

[5]5株绿僵菌对东亚飞蝗的毒力测定. 雷仲仁,谭正华,王音,符伟,黄虹. 2003

[6]不同蛋白酶抑制剂对绿僵菌侵染东亚飞蝗的影响. 贾苗,张彦丰,杜桂林,曹广春,农向群,刘长仲,王广君,张泽华. 2016

[7]温度对绿僵菌LA菌株孢子萌发、酶活力及毒力的影响. 雷仲仁,孟涛,王兆勇,姚君明. 2010

[8]绿僵菌侵染对东亚飞蝗中肠保护酶和解毒酶的影响. 王正浩,农向群,曹广春,赵莉,王广君,张泽华. 2015

[9]绿僵菌侵染后东亚飞蝗营养生理参数变化研究. 李志红,牙森·沙力,张泽华. 2011

[10]应用绿僵菌油剂防治内蒙草原蝗虫的效果. 张泽华,高松,张刚应,王扬,杨宝东,张卓然,郑双悦,王梦龙. 2000

[11]东亚飞蝗感染绿僵茵后的组织病理变化. 雷仲仁,王国平,问锦曾. 2005

[12]绿僵菌蝗虫菌株蛋白酶Pr1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农向群,张泽华,高松,苏红田. 2003

[13]不同温湿度条件下绿僵菌LA菌株对东亚飞蝗的致病力. 雷仲仁,徐洪富,王兆勇,梁兴慧. 2010

[14]以绿步甲为载体携播绿僵菌对东亚飞蝗的协同控制作用研究. 吴惠惠,王广君,左亚运,李元盛,赵慧龙,刘玉升,张泽华. 2015

[15]东亚飞蝗感染绿僵菌后的组织病理变化. 雷仲仁,王国平,问锦曾. 2005

[16]常熟地区蚕豆枯萎病病原菌鉴定及其致病力初探. 任海英,陈志谊,许志刚,陆金元,徐永昌. 2003

[17]利用香蕉水培系统测定枯萎病病原菌致病力. 杨腊英,郭立佳,毛超,刘磊,王飞燕,谢玉萍,黄俊生. 2014

[18]一株球孢白僵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对茶丽纹象甲幼虫的室内致病力测定. 付楠霞,罗宗秀,李兆群,边磊,修春丽,陈宗懋,蔡晓明. 2023

[19]金龟子绿僵菌对红棕象甲的室内致病力测定. 张晶,覃伟权,阎伟,彭正强. 2012

[20]南疆棉区棉花立枯病菌和红腐病菌种间及种内菌株间的致病力比较. 周扬,吴琼,刘梦丽,白剑宇,李进,雷斌,郭庆元.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