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主产区油菜品种与加拿大油菜品种小区试验产量比较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赵永国

作者: 赵永国;赵仕英;程勇;罗莉霞;付桂萍;郭瑞星;黄振余;马海清;刘清云;张学昆;蔡俊松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中国;加拿大;油菜;产量;区域试验

期刊名称: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ISSN: 1007-9084

年卷期: 2017 年 03 期

页码: 420-42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解中国与世界油菜主产国加拿大之间油菜品种的产量差异及成因,对近3年来两国的审定品种区域实验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研究了它们在不同区域产量、适应性及群体性状表现。结果表明:2013-2015年度,我国主产区冬油菜品种平均产量2 950.4~3 112.9 kg/hm~2;而加拿大油菜品种平均产量分别为3 496.5~4 689.8kg/hm~2。品种试验中,加拿大油菜3年平均单产为4 057.8kg/hm~2,比我国(平均3 026.2kg/hm~2)高34.1%。与我国油菜品种相比,加拿大油菜品种在不同年份、不同区域间产量都稳定在3 000kg/hm~2以上,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适应性。群体性状结果表明,加拿大油菜品种主要依靠群体优势获得高产,而我国油菜品种则对单株丰产性要求较高。因此认为,我国油菜品种产量改良应加快从个体丰产型向群体优势型方向发展。

分类号: S565.4

  • 相关文献

[1]2019-2020年拉萨地区春油菜区域试验综合分析与评价. 南志强,唐琳,袁玉婷,次仁白珍,王晋雄,尼玛次仁,赵彩霞,李施蒙. 2021

[2]中国与加拿大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管窥. 仇建飞,魏春雁. 2014

[3]中国与加拿大马铃薯种薯生产标准化程度比较分析. 仇建飞,Michele.Konschuh,JohnZhang,宋志峰,魏春雁. 2015

[4]中国和CAC、美国、欧盟、加拿大、日本水产品质量分级标准比较分析. 宋春丽,王联珠,江艳华,姚琳,朱文嘉,李烨,李晓庆. 2012

[5]中国与加拿大温室蔬菜生产和新鲜蔬菜食品安全管理比较分析. 仇建飞,John Zhang,Patricia.Cote,Simone.Dalpe,Nabeel.Mohammed,王立春,魏春雁. 2013

[6]润布勒苜蓿遗传变异研究. 卢欣石,何琪. 1998

[7]油研7号和油研10号的主要性状与气象因子的相关分析. 黄世芹,李超,林茂,周治黔. 2010

[8]油菜区域试验的管理与实施. 王伟成. 2002

[9]贵州省2008年油菜区试材料的SSR遗传多样性分析. 李丽,黄先群,Chokchai Wanapu,李其义,黄贵民,黄团. 2010

[10]89份油菜区试品种的AFLP指纹图谱分析. 陈碧云,张冬晓,伍晓明,刘凤兰,陆光远,高桂珍. 2007

[11]SSR标记分析国家油菜区试品种的特异性和一致性. 陆光远,伍晓明,张冬晓,刘凤兰,陈碧云,高桂珍,许鲲. 2008

[12]南方早熟油菜新品种丰产稳产性分析及其光合特性. 陆光远,陈晓婷,余珠,付桂萍,张宗急,赵永国. 2022

[13]国家冬油菜区试新品种的SSR指纹图谱分析. 陈碧云,伍晓明,张冬晓,刘凤兰,陆光远,许鲲,高桂珍. 2008

[14]1979~2007年江苏省油菜区域试验参试品种品质性状分析. 陈新军,戚存扣,张洁夫,浦惠明,胡茂龙,高建芹,傅寿仲. 2008

[15]油菜品种区试单一性状非平衡资料的分析. 王瑞,蒋梁材,张德发,张启行,蒲晓斌. 1999

[16]1979~2007年江苏省油菜区域试验参试品种产量分析. 陈新军,戚存扣,张洁夫,浦惠明,胡茂龙,高建芹,傅寿仲. 2008

[17]2011-2012年度拉萨地区油菜区域试验初报. 唐琳. 2013

[18]基于生命周期法的中国2004-2015年油菜生产氮足迹分析. 陈中督,徐春春,纪龙,方福平. 2019

[19]我国油菜杂种优势利用途径概况. 蒋梁材,杨淑筠,张碧,陈虹. 1996

[20]中国油菜高产育种研究进展. 梅德圣,李云昌. 200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