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手密糖分性状利用进展与探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赵丽萍

作者: 赵丽萍;覃伟;张静;任生林;昝逢刚;姚丽;吴才文;陈学宽;刘家勇

作者机构: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

关键词: 甘蔗;割手密;种质资源;糖分;改良

期刊名称: 中国糖料

ISSN: 1007-2624

年卷期: 2022 年 44 卷 003 期

页码: 22-26

摘要: 蔗糖分是甘蔗遗传改良的重要目标性状,甘蔗基础杂交的艰巨性和长期性导致遗传基础的狭窄影响了甘蔗蔗糖分遗传改良进程.割手密是甘蔗育种中最具价值的野生种,开发利用其新的基因源,和基础杂交思路将是解决此现状的重要途径.本文简要概述了甘蔗和割手密糖分改良与研究现状,割手密创新利用方面的进展及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割手密用于糖分改良的潜力.探讨了割手密在糖分性状改良上的开发利用思路:将筛选出糖分高的割手密材料用于高贵化育种,将性状优良的多个割手密血缘聚合到一个割手密材料,创制高糖割手密材料,将创制的高糖割手密材料再一次自交增加基因型的纯合度,提高其后代的糖分及纯度.

分类号: S566.1

  • 相关文献

[1]我国甘蔗属割手密种质资源收集与研究概况. 邓智年,魏源文,徐林,曹辉庆,罗海斌,黄诚梅,蒋胜理. 2017

[2]优化施肥对甘蔗产量糖分及效益的影响. 林时建,邹金松,刘逊忠. 2015

[3]15个不同桂糖品种一新二宿甘蔗产量和糖分的性状表现. 罗亚伟,覃振强,梁阗,李德伟,李毅杰,刘晓燕,王维赞. 2020

[4]桉农间作系统中甘蔗生长发育指标研究. 林培群,杨怀,余雪标,曹磊. 2009

[5]不同生态蔗区气候土壤差异对甘蔗生产的影响. 刀静梅,毛钧,李如丹,杨绍林,邓军,樊仙,张跃彬. 2022

[6]钾肥施用量对甘蔗产量、糖分积累及其抗逆性的效应研究. 李长宁,李毅杰,梁强,刘晓燕,罗霆,林丽,梁阗,何为中,谭宏伟. 2019

[7]甘蔗耐氯临界浓度研究. 黄玉溢,雷一保. 1992

[8]国内甘蔗品种资源的产量与糖分评价. 马丽,徐超华,刘洪博,刘新龙,陆鑫,林秀琴,蔡青. 2015

[9]生物炭与氮肥共施对甘蔗产量和糖分质量的影响. 廖芬,桂杰,秦翠鲜,李傲梅,陈忠良,覃剑锋,杨柳. 2024

[10]降解地膜在春植甘蔗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唐国磊,代光伟,冯璐,陈国伟,李晓富,浦明,李如丹. 2023

[11]含硅复合肥不同用量对甘蔗产量及糖分的影响. 艾静,刀静梅,赵勇,杨绍林,罗志强,邓军. 2023

[12]8份甘蔗品种资源性状评价. 马丽,徐超华,刘洪博,刘新龙,陆鑫,林秀琴,蔡青. 2015

[13]甘蔗生长中后期螟害对甘蔗品质的影响. 黎焕光,谭裕模,谭芳,杨荣仲. 2007

[14]施用安泰生对甘蔗糖分、产量影响效果初报. 潘连富,张新才,李德健,刘剑,秦峰. 2012

[15]几个含云南野生血缘的亲本组合(云瑞06系列)后代表现及评价. 段惠芬. 2011

[16]割手密野生资源抗逆性研究进展. 赵小坤,毛钧,字秋艳,徐超华,李旭娟,刘洪博,陆鑫,刘新龙. 2020

[17]5种气候生态型割手密F_1和F_2杂种的耐旱性评价. 田春艳,桃联安,俞华先,董立华,经艳芬,边芯,郎荣斌,周清明,安汝东,孙有芳,杨李和. 2017

[18]基于SSR标记的不同染色体数目割手密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杨绍林,王先宏,李苏洁,杨清辉. 2018

[19]斑割复合体及其杂交后代的生物量及根系性状. 周珊,杨翠芳,黄玉新,周会,罗霆,段维兴,邓宇驰,李杨瑞. 2016

[20]甘蔗、斑茅及割手密Ⅲ型过氧化物酶基因克隆及比较分析. 胡小文,姚艳丽,邢淑莲,徐磊,刘洋.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