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蓝型油菜高油酸性状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吴新杰

作者: 吴新杰;胡宝成;陈凤祥;费维新;李强生;侯树敏;江莹芬;荣松柏;黄晓荣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高油酸;甘蓝型油菜;育种;分子标记;杂种优势利用

期刊名称: 作物杂志

ISSN: 1001-7283

年卷期: 2012 年 02 期

页码: 5-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油酸是单不饱和脂肪酸,无论食用还是工业用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提高油酸含量是作物脂肪酸改良的重要目标。综述了高油酸油菜的特点、高油酸油菜获得途径及育种成就、高油酸性状遗传规律、分子标记和QTL定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高油酸和油菜杂种优势利用相结合应是我国油菜高油酸育种的主攻方向。

分类号: S565.4

  • 相关文献

[1]甘蓝型油菜萝卜细胞质雄性不育杂种优势利用研究进展. 陈卫江,李莓,涂金星,郭一鸣. 2017

[2]甘蓝型油菜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研究. 朱家成,文雁成,张书芬,田保明,王建平. 2001

[3]甘蓝型油菜乳白花突变体的发现. 吴新杰,胡宝成,陈凤祥,李强生,侯树敏,费维新,黄晓荣,江莹芬. 2006

[4]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成就与展望. . 2002

[5]高粱育种工作的回顾. 宋高友,苏益民,陆伟,张纯慎,廖英丹. 1996

[6]云南省篦麻育种工作的探讨. 徐宁生,杨建国. 1998

[7]EMS诱变甘蓝型油菜获得高油酸突变体. 黄永娟,张凤启,杨甜甜,刘葛山,蒋守华,陈健美,管荣展. 2011

[8]高油酸油菜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咸志慧,龙卫华,谭筱玉,胡茂龙,浦惠明. 2022

[9]甘蓝型油菜高油酸材料的遗传分析. 费维新,吴新杰,李强生,陈凤祥,侯树敏,范志雄,江莹芬,雷伟侠,荣松柏,段晓莉,胡宝成. 2012

[10]油菜籽脂肪组成的遗传结构剖析. 杨雨婷,于文凯,徐颖,王会,梅德圣,蒋立希,胡琼,刘佳. 2023

[11]浙江省优质油菜育种进展. 张冬青. 2015

[12]高油酸甘蓝型油菜油酸积累动态. 高建芹,浦惠明,龙卫华,胡茂龙,戚存扣. 2012

[13]甘蓝型油菜高油酸材料的正反交遗传研究. 费维新,陈凤祥,李强生,吴新杰,侯树敏,江莹芬,胡宝成. 2007

[14]用EMS诱变和小孢子培养快速获得甘蓝型油菜高油酸种质材料的研究. 和江明,王敬乔,陈薇,李根泽,董云松,寸守铣. 2003

[15]AhFAD2B基因MITE标记在高油酸花生选育中的应用. 徐平丽,唐桂英,李国卫,付春,鲁成凯,姜言生,宋晓峰,单雷,万书波. 2020

[16]高油酸花生品种(品系)的遗传多态性分析. 于树涛,于国庆,孙泓希,任亮,王虹,赵立仁,于洪波. 2017

[17]高产高油酸抗病花生新品种冀花19号的选育. 程增书,陈四龙,王瑾,宋亚辉,李玉荣. 2019

[18]多世代高油酸花生示踪研究. 白鑫,胡晓辉,苗华荣,王晶珊,陈静. 2012

[19]分子标记辅助回交选育高油酸花生新种质. 赵术珍,侯蕾,李长生,赵传志,任丽,李爱芹,邓丽,夏晗,王兴军. 2017

[20]高油酸花生新品种冀花13号的选育研究. 程增书,李玉荣,陈四龙,王瑾,宋亚辉.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