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弱光与土壤水分亏缺对两优培九结实期叶绿素含量及谷粒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薛艳凤

作者: 薛艳凤;郎有忠;朱庆森;杨建昌;吕川根;邹江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温度;土壤水分;两优培九;籽粒生长;叶绿素含量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学报

ISSN: 1000-4440

年卷期: 2008 年 24 卷 06 期

页码: 40-4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研究了两系亚种间杂交稻两优培九灌浆结实中期短期低温弱光与土壤水分亏缺对叶绿素含量及籽粒的影响。结果表明,齐穗20 d后的短期(4 d)18℃低温弱光和一定程度的土壤水分胁迫(低限土水势-40 kPa以上)并不会引起两优培九及对照品种汕优63和武运粳8号的叶片早衰;短期低温弱光会使两优培九谷粒充实率、结实率和千粒重显著减低,但敏感程度低于汕优63和武运粳8号。在本试验范围内,土壤水分对3个品种的籽粒影响较小。常温常光照下较高的土壤水分对提高两优培九整精米率和降低垩白粒率有利,短期低温弱光处理下较低的土壤水分对降低垩白粒率有利。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两优培九稻曲病的发生及其与抽穗后温湿度的关系. 吕川根,宗寿余,姚克敏. 2003

[2]不同水分条件下小麦生理性状与产量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施伟,昌小平,景蕊莲. 2012

[3]水分运筹对不同冬小麦品种旗叶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姚艳荣,贾秀领,张丽华,张全国,马瑞昆. 2008

[4]空气温度和CO_2浓度升高对晚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蔡威威,万运帆,艾天成,游松财,李玉娥,王斌. 2015

[5]寒地玉米不同耕作方式下土壤水热动态. 李梁,于洋,姜宇博,郝玉波,葛选良,王俊河,钱春荣,宫秀杰. 2017

[6]玉米大豆长期轮作对土壤物理特性与水热特征的影响. 郭金瑞,宋振伟,高洪军,闫孝贡,朱平,任军. 2017

[7]环境因子对赶黄草种子萌发的影响. 杨晓,胡尚钦,熊晓燕,孙佩,邓科君. 2012

[8]垄沟集雨对干旱半干旱区土壤水热条件及老芒麦产草量的影响. 何峰,王堃,李向林,徐柱. 2012

[9]西北旱作大豆田不同地膜覆盖模式保墒增温增产效应研究. 陈其鲜,王本辉,刘路平,周德录,韩天富,吴存祥. 2016

[10]长期施肥对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下土壤呼吸及其组分的影响. 孟磊,丁维新,何秋香,蔡祖聪. 2008

[11]灌溉条件下藏北紫花针茅光合特性及其对温度和CO_2浓度的短期响应. 郭亚奇,阿里穆斯,高清竹,段敏杰,干珠扎布,万运帆,李玉娥,郭红保. 2011

[12]灌溉条件下藏北紫花针茅光合特性及其对温度和CO2浓度的短期响应. 郭亚奇,阿里穆斯,高清竹,段敏杰,干珠扎布,万运帆,李玉娥,郭红保. 2011

[13]籼稻桂华占、八桂香花后营养器官干物质流转与籽粒灌浆关系. 江立庚,徐世宏,何铁光,李雄进,罗维刚,李忠义,李婷婷. 2014

[14]不同播期下优质稻桂华占、八桂香花后碳氮物质流转与籽粒生长相关性. 江立庚,徐世宏,韦善清,梁和,董登峰. 2012

[15]生育前期遮光对水稻灌浆期剑叶生理特性及籽粒生长的影响. 刘奇华,周学标,杨连群,李天,张建军. 2009

[16]不同水分管理下优质稻花后植株碳氮流转与籽粒生长及品质的相关性. 江立庚,徐世宏,韦善清,梁和,董登峰. 2012

[17]不同施氮下优质稻植株花后碳氮物质流转与籽粒生长的相关性. 何礼健,江立庚,吕静宜,蒋鑫鑫,罗维刚,汪玉美,凌青翠. 2012

[18]优质籼稻花后干物质积累与流转及籽粒灌浆特征(英文). 江立庚,徐世宏,梁和,董登峰. 2011

[19]高产杂交稻“两优培九”功能叶抗氧化系统对水分胁迫的响应. 刘少华,陈国祥,胡艳,吕川根,吴国荣,杨艳华. 2004

[20]水稻两优培九株型特征研究. 邹江石,姚克敏,吕川根,胡雪琼. 200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