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大豆脂肪氧化酶缺失体的分布及其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太平

作者: 张太平;朱星陶;王军;王尔明;徐元刚;阮矩尧;廖玲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脂肪氧化酶;大豆;分布

期刊名称: 种子

ISSN: 1001-4705

年卷期: 1999 年 03 期

页码: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从贵州大豆品种中随机抽取138份进行脂肪氧化酶测定、豆奶加工试验和品质、农艺性状鉴定。结果发现了31份脂氧酶缺失品种(其中包括2份育成品种),占鉴定总数的22.46%,包括缺失Lox2,Lox3和Lox2.3几种类型,以缺失Lox3类型较多。脂氧酸缺失大豆的分布以南部最多,北部最少,缺失类型则以中部最丰富。脂氧酶缺失品种的数量随着原产地大豆生长后期雨量的增多和温度的升高而增加,随海拔和纬度的增高而减少。

分类号: S565.101

  • 相关文献

[1]等电聚焦凝胶电泳检测5个大豆杂交组合中脂肪氧化酶的缺失突变. 闫彩霞,马峙英,张彩英,秦君,高雪峰,张孟臣. 2008

[2]大豆复水协同隔氧磨浆对脱除豆腥味及提高豆浆综合品质的影响. 郭晓菲,郭琪琪,何志刚,梁璋成,林晓姿. 2020

[3]脱皮大豆等温吸水模型与复水磨浆工艺参数优化. 郭晓菲,郭琪琪,林晓姿,梁璋成,何志刚. 2020

[4]大豆脂肪氧化同工酶(Lox1)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刘渊,张孟臣,张彩英,马峙英. 2007

[5]无腥味大豆种质创新与利用. 景玉良. 2002

[6]大豆种子脂肪氧化酶研究进展. 阎彩霞,张彩英,马峙英,张孟臣. 2005

[7]大豆脂肪氧化酶缺失体的农艺和品质性状鉴定. 张太平,朱星陶,王军,王尔明,徐元刚,阮矩尧. 2000

[8]缺失Kunitz胰蛋白酶抑制剂和脂肪氧化酶2.3的大豆新品种——中黄16的选育. 韩粉霞,丁安林,孙君明. 2002

[9]黔南山区大豆脂肪氧化酶类型及活性鉴定. 张太平. 1997

[10]低豆腥味大豆新品种中黄18的选育有配套技术技术. 韩粉霞,丁安林,孙君明. 2002

[11]脂肪氧化酶缺失大豆研究进展. 孙星邈,李明姝,颜秀娟,李楠,任志国,马铁全,刘文佳,张守娟,李敏. 2008

[12]大豆脂肪氧化酶-1缺失基因(lx_1)的RAPD标记. 孙君明,伍树明,陶文静,丁安林,韩粉霞,贾士荣. 2004

[13]大豆中脂肪氧化酶同功酶的鉴定研究. 丁安林,刘立军,傅翠真,常汝镇. 1994

[14]大豆脂肪氧化酶突变体功能标记开发与育种应用. 马彩优,张晟瑞,李斌,李静,杜维俊,孙君明. 2022

[15]低豆腥味大豆新品种中黄18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韩粉霞,丁安林,孙君明. 2002

[16]大豆三类优异品质新种质的创新. 韩粉霞,丁安林,孙君明. 2000

[17]大豆种子蛋白组分研究及育种应用进展. 侯云龙,陈健,崔正果,胡金海,魏代霞,张守娟,陈亮,颜秀娟,王跃强. 2023

[18]利用显色法快速筛选大豆脂肪氧化酶缺失突变体. 董德坤,姜莹,傅旭军,黄英运,袁凤杰,朱丹华. 2012

[19]缺失Kunitz胰蛋白酶抑制剂和脂肪氧化酶2的大豆新品种中黄31的选育. 韩粉霞,孙君明,丁安林,闫淑荣,杨华. 2006

[20]大豆脂肪氧化酶研究进展. 刘博,卫玲,肖俊红,杨海峰,段学艳,陈爱萍,任瑞兰,肖磊.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