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志远
作者: 刘志远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麻类产业技术体系;麻类作物;建设;影响
期刊名称: 山西农业科学
ISSN: 1002-2481
年卷期: 2014 年 42 卷 06 期
页码: 610-613
摘要: 整理并总结了国家麻类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现状及所取得的成就,研究分析了麻类产业技术体系对我国麻类作物生产的积极作用,阐述了我国麻类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完善内部机制及制度建设、加强成果推广、强化与地方的联系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建议,对推动体系建设和我国麻类作物生产有重要参考价值。
分类号: S563
- 相关文献
[1]农业科研单位会计信息化建设及其影响. 王义明. 2008
[2]基于麻类作物的型孔轮式排种器排种性能试验. 沈宇峰,吴明亮,龙超海,谢伟,付亚鑫,胡新蕾. 2015
[3]麻类作物田杂草种类与防除技术. 孟桂元,邬腊梅,周静,柏连阳. 2011
[4]93 QS-5.0型麻类青饲料切碎机的设计与试验. 刘佳杰,马兰,向伟,颜波,文庆华,吕江南. 2020
[5]国内外麻类收获机械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龙超海. 2007
[6]麻类作物诱变育种的现状与进展. 龚友才,粟建光. 2002
[7]麻类作物多用途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谭龙涛,喻春明,陈平,王延周,陈继康,温岚,熊和平. 2012
[8]麻类作物在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郝冬梅,邱财生,龙松华,郭媛,王慧,王玉富. 2019
[9]一氧化氮缓解植物水分胁迫的机制及其在麻类抗逆生产中的应用展望. 陈宇,陈继康,高钢,陈鹏. 2023
[10]我国麻类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研究进展. 戴志刚,粟建光,陈基权,龚友才,路颖,宋宪友. 2012
[11]麻类作物生产方式转变必要性与发展趋势. 龙超海,吕江南,马兰,刘佳杰,李显旺,黄继承. 2015
[12]麻类作物主要病害防治研究进展. 程毅,吉洪湖,周立群,邓欣. 2006
[13]麻类优异种质的创新与利用研究. 粟建光,揭雨成,龚友才,关凤芝,戴志刚,路颖,王玉富,黎宇,许英. 2004
[14]植物基因工程研究成果及其在麻类作物育种上的应用前景. 陈建华,臧巩固,李育君,汤清明. 2000
[15]新时期我国麻类产业科技创新的重点任务. 陈继康,赵浩含,朱爱国. 2024
[16]麻类作物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程超华,臧巩固,唐蜻,李育君,赵立宁,粟建光. 2016
[17]全国麻类生产调查报告. 吕江南,贺德意,王朝云,汤清明,刘恩平,谭石林. 2004
[18]麻类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更新与利用. 粟建光,龚友才,关凤芝,路颖,黎宇,戴志刚. 2003
[19]麻类作物在我国的生产现状及其发展对策. 林家丽,庞振才,郑良永. 2006
[20]麻类作物分子育种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陈美霞,祁建民,刘伟,徐建堂,祁伟,李爱青,粟建光,陶爱芬,牛小平.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科研院所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建设路径分析
作者:刘志远
关键词:科研院所;知识产权;人才;建设
-
菠菜抗霜霉病育种研究进展
作者:吴昊;卢甜甜;刘志远;徐兆生;张合龙;折红兵;钱伟
关键词:菠菜;霜霉病;接种鉴定;抗性基因;综述
-
无筋菜豆新品种‘蔬豆6号’
作者:刘志远;徐兆生;张合龙;钱伟
关键词:菜豆;无筋;品种
-
越夏菠菜新品种‘蔬菠16号’
作者:刘志远;徐兆生;张合龙;钱伟
关键词:菠菜;耐抽薹;抗霜霉病;品种
-
莓茶多酚、黄酮、黄酮醇类组分含量及抑菌分析
作者:冯湘沅;杨琦;谢纯良;成莉凤;郑科;刘志远;段盛文;彭源德
关键词:莓茶;多酚;黄酮;黄酮醇类组分;抑菌
-
不同菠菜材料的营养品质分析与评价
作者:折红兵;刘志远;徐兆生;张合龙;钱伟
关键词:菠菜;营养品质;相关性;隶属函数法
-
氨水浸泡液对罗布麻韧皮生物脱胶的影响
作者:冯湘沅;许炳荣;成莉凤;杨琦;刘平;刘志远;郑科;段盛文;彭源德
关键词:Pectobacterium chrysanthemi LM;罗布麻韧皮;浸泡液;氨水;生物脱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