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icro-CT的玉米籽粒显微表型特征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赵欢

作者: 赵欢;王璟璐;廖生进;张颖;卢宪菊;郭新宇;赵春江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植物表型组学;显微表型;Micro-CT;玉米籽粒;表型鉴定

期刊名称: 智慧农业(中英文)

ISSN: 2096-8094

年卷期: 2021 年 01 期

页码: 16-28

摘要: 植物显微表型主要是指植物组织、细胞和亚细胞水平的表型信息,是植物表型组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传统籽粒显微性状检测方法效率低、误差大且指标单一等问题,本研究利用Micro-CT扫描技术对5种类型11个品种玉米籽粒开展显微表型精准鉴定研究。基于对CT序列图像的处理解析,共获取籽粒、胚、胚乳、空腔、皮下空腔、胚乳空腔和胚空腔的34项显微表型指标。其中,胚乳空腔表面积、籽粒体积、胚乳体积比和胚乳空腔比表面积等4项表型指标在不同类型玉米间差异显著(P-value<0.05)。普通玉米胚乳空腔表面积和籽粒体积显著大于其它类型玉米,高油玉米胚乳空腔比表面积最大,甜玉米胚乳空腔比表面积最小,爆裂玉米胚乳体积比最大。进一步利用34项玉米籽粒表型指标开展差异分析和聚类分析,可将11个不同品种玉米分为四类,其中第一类以普通玉米为主,第二类以爆裂玉米为主,第三类是甜玉米,第四类是高油玉米。结果表明,Micro-CT扫描技术不仅可以实现玉米籽粒显微表型的精准鉴定,还可以为玉米籽粒分类、品种检测等提供技术支撑。

分类号: S513`S127

  • 相关文献

[1]基于CT图像和RAUNet-3D的玉米籽粒三维结构测量. 杜建军,李大壮,廖生进,卢宪菊,郭新宇,赵春江. 2022

[2]黄瓜叶片分布的异质性表型特征分析与模型建立. 钱婷婷,陆声链,郑秀国,赵京音,王剑,杨娟. 2019

[3]基于幼苗图像分析鉴定水稻品种旱直播耐深播特性. 冯芳君,严明,沈国辉,陈振挺,田志慧,范佩清,梅捍卫. 2019

[4]基于经济型低空无人机对小麦重要产量表型性状的多生育时期获取和自动化分析. 丁国辉,许昊,温明星,陈佳玮,王秀娥,周济. 2019

[5]超声辅助法对两种材料修复髓腔穿孔密度的影响. 李立,屈晨,李万山,钟渝翔,廖礼姝,陈梦苇,任蕾西. 2017

[6]基于Micro-CT的黄瓜苗坨夹取破损检测及取苗参数优化. 刘洋,毛罕平,韩绿化,徐静云,马国鑫,李亚雄. 2018

[7]基于文献计量的植物表型组学研究进展分析. 李晓曼,张扬,徐倩,谢能付. 2019

[8]植物表型组学大数据及其研究进展. 赵春江. 2019

[9]基于Micro-CT分析大豆种子结构表型及构建种子重量预测模型. 刘长斌,李远鲲,郭民坤,樊江川,郭新宇,卢宪菊. 2025

[10]玉米套黄豆经济施用尿素试验报告. 罗世洪. 1981

[11]对玉米籽粒机械化收获的探讨. 佟屏亚. 2015

[12]影响玉米摘穗过程中籽粒破碎和籽粒损失率的因素分析. 范国昌,王惠新,籍俊杰,曹文虎,刘焕新,郝金魁,陈德润,周祖锷,王士怀. 2002

[13]不同环境下玉米籽粒油分及饱和脂肪酸含量的遗传效应. 王云美,高祥扩,冯素芬,杨克昌,江鲁华,赵自仙,李丽争. 2014

[14]高光谱图像信息检测玉米籽粒胚水分含量. 田喜,黄文倩,李江波,樊书祥,张保华. 2016

[15]玉米籽粒油脂性状的间接选择和遗传改良. 赵自仙,江鲁华,高祥扩,杨克昌,李丽争. 2013

[16]风扇筛式清选装置在牧神4YZT-7自走式玉米籽粒收获机上的应用. 张俊三,何义川. 2015

[17]高光谱成像技术和主成分分析识别玉米籽粒的胚(英文). 黄文倩,李江波,张驰,张保华,张百海. 2012

[18]基于计算机视觉的玉米籽粒形态测量. 王传宇,郭新宇,温维亮,苗腾. 2011

[19]玉米自动化考种过程的粘连籽粒图像分割. 张新伟,易克传,刘向东,赵学观,程昕昕,高连兴. 2018

[20]玉米籽粒考种信息获取装置设计与试验. 宋鹏,张晗,王成,罗斌,赵勇,潘大宇.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