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栽培模式下葡萄霜霉病菌遗传结构的时间动态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于舒怡

作者: 于舒怡;刘长远;关天舒;王辉;刘丽;李柏宏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葡萄霜霉病;避雨栽培;病害流行;群体遗传

期刊名称: 植物保护学报

ISSN: 0577-7518

年卷期: 2020 年 001 期

页码: 169-17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明确不同栽培模式下葡萄霜霉病菌Plasmopara viticola的遗传结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分化水平,于2014-2015年定期采集露地和避雨2种栽培模式下的葡萄霜霉病菌菌株,利用6对SSR引物对该病菌基因型、遗传多样性及遗传分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露地和避雨栽培模式下葡萄霜霉病菌群体的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大于0.14,香农多样性指数大于0.31,2种栽培模式下群体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但避雨栽培模式可显著降低群体等位基因数和等位基因频率.露地栽培模式下该病菌群体的流行模式呈现中等水平无性繁殖,2年初侵染和再侵染对病害流行的贡献率分别约占26.1%和73.9%;避雨栽培模式下葡萄霜霉病菌群体的流行模式则呈现高等水平无性繁殖,初侵染和再侵染对病害流行的贡献率分别约占4.3%和95.7%.卵孢子的形成对于葡萄霜霉病菌种群遗传变异和有效越冬起着关键的作用.2014-2015年露地栽培模式下葡萄霜霉病菌群体的主效流行基因型对病害流行的贡献率分别为44.5%和51.8%;而其在避雨栽培模式下葡萄霜霉病菌群体的贡献率分别可达84.2%和87.1%.同一年份的露地和避雨栽培模式下葡萄霜霉病菌群体的主效基因型种类相同,2个群体间的等位基因频率呈现显著正相关性,且二者之间存在频繁的基因交流,推测避雨栽培模式下葡萄霜霉病的初侵染源自于避雨设施附近的露地栽培病株上再侵染形成的飞散传播孢子囊.

分类号: S436.631.1

  • 相关文献

[1]长三角地区设施作物上灰霉病菌的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李伟,卢晓雪,张爱香,周鑫,魏利辉,陈怀谷. 2018

[2]新疆伊犁河谷地区葡萄霜霉病流行与气候条件的关系. 芦屹,努尔孜亚·亚力麦麦提,付文君,陈蓉,温且姆·阿布列孜,陈浩宇,郝敬喆,王惠卿. 2020

[3]沈阳地区葡萄霜霉病流行速率、空中孢子囊密度与环境因素的相关性. 于舒怡,梁春浩,刘丽,刘长远,傅俊范. 2016

[4]马铃薯块茎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滕长才,张永成. 2009

[5]哈尔滨和湛江雄性褐家鼠Gsk3β差异甲基化区域DNA序列多态性分析与调控功能鉴定. 周钰芳,李夕萱,田林,宋铭晶,马晓慧,王大伟,李宁,宋英,刘晓辉. 2019

[6]哈尔滨和湛江雄性褐家鼠Gsκ3β差异甲基化区域DNA序列多态性分析与调控功能鉴定. 李夕萱,田林,宋铭晶,马晓慧,王大伟,李宁,宋英,刘晓辉. 2019

[7]鲑鳟通用型低通量单核苷酸多态性芯片的开发. 邰如玉,许建,江炎亮,张瀚元,白庆利,杨世勇,徐鹏,赵紫霞. 2019

[8]黄颡鱼微卫星标记的筛选及三个野生群体的遗传结构分析. 吴勤超,梁宏伟,李忠,呼光富,罗相忠,沈子伟,邹桂伟. 2010

[9]两栖动物的保护遗传学(译文). 方耀林. 2011

[10]东北山定子(Malusbaccata(L.)Borkh)野生居群表型遗传多样性分析及生态地理分布研究. 杨锋,刘志,伊凯,刘延杰,王强,孙建设. 2015

[11]我国部分马品种线粒体Cytb基因系统发育的研究. 刘丑生,刘刚,张敬敬,韩旭,冯海永,张红平. 2014

[12]东北山定子(Malus baccata(L.) Borkh)野生居群表型遗传多样性分析及生态地理分布研究. 杨锋,刘志,伊凯,刘延杰,王强,孙建设. 2015

[13]变异组分析揭示番茄的育种历史. 林涛,祝光涛,张俊红,徐向阳,余庆辉,郑峥,张忠华,伦尧尧,李帅,王孝宣,黄泽军,李君明,张春芝,王涛涛,张余洋,王傲雪,张艳聪,林魁,李传友,熊国胜,薛勇彪,AndreaMazzucato,MathildeCausse,ZhangjunFei,JamesJ.Giovannoni,RogerT.Chetelat,DaniZamir,ThomasStdler,李景富,叶志彪,杜永臣,黄三文. 2014

[14]DNA分子标记在植物真菌病害研究中的应用. 冯洁,秦庆明,康晓慧. 1999

[15]对我国小麦条锈病持续控制的思考. 吴立人. 1998

[16]蚕豆真菌病害及其研究进展. 李仁慧,闫智臣,段廷玉. 2019

[17]辽宁葡萄霜霉病流行动态及防控对策. 于舒怡,王辉,刘丽,关天舒,李柏宏,刘长远. 2018

[18]中国小麦条锈菌条中32号的命名及其特性. 吴立人,金社林,姚革,王保通. 2003

[19]1998年我国小麦条锈病发生情况和生理小种监测结果. 万安民,吴立人. 1999

[20]2002年我国小麦条锈病发生回顾. 赵中华,吴立人. 200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