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时期施氮对华南双季杂交稻产量及氮素吸收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钟旭华

作者: 钟旭华;黄农荣;郑海波;彭少兵;Roland J Buresh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杂交水稻;施氮时期;氮肥利用率;最适吸氮量;氮肥后移;产量

期刊名称: 杂交水稻

ISSN: 1005-3956

年卷期: 2007 年 22 卷 04 期

页码: 62-66+7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两系法杂交水稻粤杂122为材料,在广州进行2 a 4季田间试验,研究了氮素作基肥、蘖肥和穗粒肥施用对水稻氮素吸收、稻谷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穗粒肥具有显著的增产作用,其增产效果比基肥和蘖肥好;施用穗粒肥显著提高水稻总吸氮量,基肥和蘖肥对吸氮量影响较小;在总施氮量相同的情况下,氮肥作穗粒肥施用的吸收利用率和农学利用率比基肥和蘖肥高;水稻最适吸氮量随结实期日照时数的增加而提高。控制氮肥总量,适当减少基肥和蘖肥用量,增加穗粒肥用量,实行氮肥后移,有利于提高华南双季杂交稻的产量和氮肥利用率。

分类号: S511.42

  • 相关文献

[1]氮肥运筹对旱地糜子籽粒产量及氮素吸收的影响. 张晓娟,王湛,杨军学,李凯,程炳文. 2023

[2]氮肥后移对长江上游机插杂交稻群体质量和产量的影响. 张巫军,高立均,段秀建,姚雄,唐永群,李经勇,李焕梅,文明,张现伟,肖人鹏,刘强明. 2018

[3]施氮期对夏玉米氮素积累运转及氮肥利用的影响. 夏来坤,陶洪斌,王璞,许学斌,鲁来清,王润正. 2011

[4]氮肥后移对土壤氮素供应和冬小麦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裴雪霞,王秀斌,何萍,张秀芝,李科江,周卫,梁国庆,金继运. 2009

[5]氮肥减量后移对土壤氮素供应和夏玉米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赵士诚,裴雪霞,何萍,张秀芝,李科江,周卫,梁国庆,金继运. 2010

[6]氮肥后移对稻鱼共生模式下水稻和禾花鲤鱼生长及田间水质环境的影响. 李妹娟,张汇成,唐颖,王勇尚,叶群欢,尹媛红,胡香玉,胡锐,王昕钰,钟旭华,梁开明,潘俊峰,傅友强,刘彦卓. 2024

[7]施氮量对优质杂交稻丰田优553干物质生产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陈雷,韦宇,张晓丽,李冬秀,高国庆,粟学俊,吕荣华,陶伟,唐茂艳,梁天锋. 2021

[8]施氮时期对糜子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王君杰,曹晓宁,王海岗,陈凌,刘思辰,田翔,秦慧彬,杨光宗,乔治军. 2017

[9]施氮时期对春玉米果穗不同粒位籽粒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常程,刘晶,隋阳辉,张书萍,史磊,肖万欣,王和君,王金艳,徐亮. 2021

[10]氮肥分期施用对夏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郑惠玲,姬变英,武继承,史福刚. 2007

[11]施氮时期和施氮量对优质专用春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雷钧杰,赵奇,陈兴武,赛力汗,金平. 2005

[12]氮肥运筹方式对优质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孔令聪,汪芝寿,曹承富. 1996

[13]水氮耦和对春小麦产量、蛋白质含量及其组分含量的影响. 戴相林,廖文华,高小丽,马瑞萍,王珊珊,张玉红. 2016

[14]不同土壤含水量下施氮量及施氮时期对西藏春小麦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戴相林,马瑞萍,廖文华,高小丽,王姗姗,文华英. 2017

[15]高寒地区氮肥运筹对‘青海甜燕麦’农艺性状和种子产量的影响. 段连学,马祥,琚泽亮,刘凯强,杨钰洁,石红霄,贾志锋. 2022

[16]氮肥管理与根瘤菌接种模式对花生生长、氮吸收利用及产量的影响. 索炎炎,张翔,司贤宗,余琼,毛家伟,李亮,袁新丽,余辉. 2018

[17]高寒地区氮肥运筹对'青海甜燕麦'农艺性状和种子产量的影响. 段连学,马祥,琚泽亮,刘凯强,杨钰洁,石红霄,贾志锋. 2022

[18]前氮后移对水稻氮素吸收和利用效率的影响. 刘红江,肖敏,张丽萍,陈留根,张岳芳,郭智,郑建初. 2017

[19]氮肥后移对江汉平原小麦籽粒产量及氮肥偏生产力的影响. 沈永龙,高春宝,刘章勇,方正武. 2010

[20]氮肥后移对春玉米产量、氮素吸收利用及土壤氮素供应的影响. 侯云鹏,杨建,尹彩侠,秦裕波,李前,于雷,孔丽丽,刘志权.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