遮光性套袋对桃果实转录组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何平

作者: 何平;李林光;王海波;常源升;李慧峰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桃;遮光;套袋;转录组;高通量测序;功能分类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学

ISSN: 0578-1752

年卷期: 2017 年 50 卷 06 期

页码: 1088-109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探明遮光性套袋在桃果实上的转录组差异,丰富桃转录组数据信息。【方法】选取遮光性套袋与对照的桃果实样品,利用Illumina Hi Seq TM 2500进行高通量测序,构建桃果实转录组文库,并用测序评估、基因功能注释等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经过测序获得16.62 Gb clean data测序数据,且碱基百分比(Q30)大于91%,遮光性套袋和对照2个桃果实样品分别获得65 300 730个reads和66 603 686个reads,分别有85.73%和84.60%的reads与桃参考基因组匹配。以无袋处理为参考,对转录组数据进行比较,遮光性套袋处理共获得1 963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下调基因708个,上调基因1 255个;在Nr数据库中对差异基因进一步进行注释,注释到1 957个基因,其中,下调基因有705个,上调基因有1 252个;COG功能注释分析发现这些差异表达基因共获得853个功能注释,涉及23个功能类别;在GO功能注释分析中,注释到1 609个基因,可以分为53个功能分类,这些分类主要涉及到分子结合、催化活性、细胞过程、生物调节等诸多生理生化过程;KEGG分析发现共有421个基因被注释到94个代谢通路中,其中,光合作用相关通路、类黄酮生物合成、核糖体生物合成等通路显著富集。光合作用通路和类黄酮生物合成通路在果实着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核糖体生物合成代谢通路在果实成熟着色中的作用尚不明确。同时也进行了两组样品的果实品质检测,结果表明,遮光性套袋对桃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及可溶性总糖产生显著性影响,可溶性固形物及可溶性总糖显著降低,而对于果实总酸的影响不大,在果实大小上几乎没有影响。【结论】在遮光性套袋处理状态下,获得一定数量的桃果实差异表达基因,光合作用通路和类黄酮生物合成通路基因在果实着色中发挥重要作用,遮光性套袋对桃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及可溶性总糖产生显著性影响。

分类号: S662.1

  • 相关文献

[1]山麻鸭开产期和产蛋高峰期卵巢组织转录组分析. 朱志明,陈红萍,林如龙,缪中纬,辛清武,李丽,张丹青,郑嫩珠. 2016

[2]遮光对桃幼树形态及一些生理指标的影响. 曹珂,朱更瑞,王永熙,方伟超,王力荣. 2006

[3]疏花疏果套袋对桃果实大小和产量的影响. 金方伦,韩成敏,徐琼. 2007

[4]套袋对桃果实发育后期果皮类胡萝卜素的影响. 颜少宾,金光,张妤艳,马瑞娟,俞明亮. 2019

[5]采前套袋微环境变化对桃果实品质的影响. 张斌斌,马瑞娟,蔡志翔,张春华,颜志梅. 2015

[6]8种不同类型果袋对‘岱妃’桃果实品质的影响. 张安宁,刘伟,李桂祥,张毅,王长君. 2014

[7]采前套袋对金陵黄露桃低温贮藏特性的影响. 马瑞娟,张斌斌,张春华,郭绍雷,杨勇,丁辉. 2015

[8]套袋对‘秋雪’桃果实品质及花青素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何平,李林光,王海波,常源升. 2018

[9]几个桃品种不同时期套袋试验结果简报. 陈建军. 2004

[10]套袋对桃果实品质形成和果皮色素变化规律的影响. 谢红江,李靖,孙淑霞,涂美艳,江国良. 2011

[11]不同套袋处理对映霜红桃果实品质的影响. 李秋利,高登涛,魏志峰,杨文佳,刘军伟,韩园园. 2017

[12]套袋对日光温室桃果实品质及香气组分的影响. 李杰,王雨,李永红,田启航,刘国俭,陈湖,常瑞丰,王召元. 2024

[13]不同果袋对‘大久保’桃果实品质的影响. 郭瑞,周平,金光,廖汝玉,杨凌. 2014

[14]套袋对桃果实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李桂祥,马瑞娟,俞明亮,张斌斌. 2011

[15]基于新一代测序技术的昆虫转录组学研究进展. 张棋麟,袁明龙. 2013

[16]基于高通量测序的山羊卵巢基质、卵泡转录组分析. 陆婷婷,邹娴,杨镇玮,雷放,陈奕业,柳广斌,孙宝丽,刘德武,李耀坤. 2020

[17]红白锦鲤皮肤转录组测序分析. 史东杰,胡金有,王赛赛,朱华,张欣,朱莉飞,孙砚胜. 2019

[18]基于转录组数据的印度谷螟微卫星位点分析. 唐培安,陶冶心,薛昊,袁明龙. 2017

[19]基于高通量测序的麦红吸浆虫转录组分析. 蒋月丽,李彤,武予清,苗进,巩中军,段云,刘启航. 2020

[20]贵紫麦1号籽粒色素形成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 徐熙,任明见,李鲁华,杨喜翠,徐如宏.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