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花青素形成分子机理的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庞丹丹

作者: 庞丹丹;韦康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茶树;花青素;形成;调控

期刊名称: 中国茶叶

ISSN: 1000-3150

年卷期: 2021 年 43 卷 004 期

页码: 9-15

摘要: 花青素是由类黄酮合成途径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含量高时会使茶树新梢呈现红色或紫色.同时,花青素相比儿茶素等具有更明显的抗氧化、预防肿瘤等药理保健作用.文章就茶树花青素合成途径、转录及转录后调控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更好地为高花青素茶树的育种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莴苣花青素研究进展. 邱正明,严承欢,黄燕,刘志雄,朱凤娟,吴金平,郭凤领. 2019

[2]茄子花青素研究进展. 吕玲玲,冯雪锋,李威,李可,肖熙鸥. 2018

[3]植物类黄酮生物合成途径及重要基因的调控. 乔小燕,马春雷,陈亮. 2009

[4]基于数字表达谱对茶树类黄酮合成、调控相关基因表达的研究. 韦康,王丽鸳,成浩,张丽群,冯素花. 2014

[5]茶叶花青素合成、调控及功能的研究进展. 庞丹丹,张芬,张亚真,韦康,王丽鸳,成浩. 2018

[6]“红紫芽”茶树新品系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吴华玲,乔小燕,李家贤,陈栋,何玉媚,黄华林,刘军,关美玲. 2011

[7]11个红紫芽茶树新品系的芽叶特性和生化成分研究. 吴华玲,何玉媚,李家贤,陈栋,黄华林,乔小燕,刘军. 2012

[8]茶树CsAN1基因的表达、连锁定位及其与新梢颜色的关系研究. 王留彬,周斌,彭敏,叶竹,谭礼强,王丽鸳,成浩,唐茜. 2019

[9]肉制品生产中细菌生物被膜的危害及其控制. 王静慧,韩剑众,曲道峰. 2012

[10]生态农业的形成与发展. 刘红,谢小红,顾琳珠,王呈芳. 2007

[11]热加工肉制品中杂环胺的分析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岑明桦,许莹盈,叶培辉,赵燕,胡均鹏,冼燕萍,曾晓房,白卫东,董浩. 2020

[12]烟叶中烟草特有亚硝胺(TSNA)的研究进展. 刘万峰,王元英. 2002

[13]绿茶茶汤冷后浑特性研究. 许勇泉,尹军峰. 2010

[14]香蕉枯萎菌原生质体形成与再生条件. 张欣,谢艺贤,刘志昕,蒲金基,漆艳香,张辉强. 2007

[15]发酵条件对红茶茶色素形成的影响研究进展. 崔宏春,张建勇,赵芸,黄海涛,敖存,李红莉,师大亮. 2022

[16]干旱区硝酸盐盐土的形成和利用. 杨柳青. 1999

[17]茶叶色素研究进展. 陈键,王丽丽,宋振硕. 2013

[18]不同春小麦品种HMW-GS形成及积累动态研究. 任红松,张新忠,王艳,朱家辉,宋羽,曹连莆,魏凌基. 2007

[19]O/W体系微胶囊壁结构中蛋白质与碳水化合物的相互作用. 朱选,许时婴. 2003

[20]绿茶浓缩汁中不可逆沉淀形成的研究. 许勇泉,陈根生,胡雄飞,杜祺珍,洪志勇.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