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际氮氧互作对直播水稻根系特征和群体质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赵锋

作者: 赵锋;章秀福;程建平;陈少愚;徐得泽;徐顺文;柯青霞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直播稻(Oryza sativa L.);氮氧互作;根际;群体质量

期刊名称: 湖北农业科学

ISSN: 0439-8114

年卷期: 2015 年 14 期

页码: 3348-335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采用直播模式,对不同施氮量条件下的水稻(Oryza sativa L.)根际追施过氧化钙增氧,考察水稻根系特征及产量形成规律。结果表明,1随施氮量降低,增氧可提高水稻产量的增加幅度,理论产量分别提高3.1%、6.4%和9.8%;2水稻增氧后根表面积显著增加,其中LNA较LN增幅最大,达31.7%;3增氧后水稻根系伤流强度不同程度增加,其中灌浆期MNA较MN提高37.7%;4HNA较HN齐穗期LAI降低,而灌浆期、收获期增加,其余处理在不同生育时期增氧后的LAI均提高,尤其LN的提高幅度最大。可见,低氮水平下增氧可提高根系形态和根系活力,减缓LAI降低;随施氮量降低,增氧的增产效果提高。

分类号: Q945.12`S511

  • 相关文献

[1]贵州省高原山区杂交籼稻不同产量水平群体的特征. 罗德强,王绍华,江学海,李刚华,周维佳,李敏,姬广梅,丁艳锋,凌启鸿,刘正辉. 2016

[2]机械同步深施肥对水稻群体质量及产量的影响. 莫钊文,罗锡文,王在满,田华,段美洋,唐湘如. 2013

[3]精确定量施肥对贵州高原山区杂交籼稻产量与群体质量的影响. 罗德强,王绍华,江学海,李刚华,周维佳,李敏,姬广梅,丁艳锋,凌启鸿,刘正辉. 2014

[4]水稻超高产栽培的技术路线及对策刍议. 王文成. 1992

[5]不同缓释肥水平对超高产夏玉米产量及群体质量的影响. 陈国清,肖尧,景立权,石建飞,陆大雷,陆卫平. 2014

[6]黑宝石1号小麦高产栽培密肥技术优化研究(英文). 周根友,夏华,陈启康. 2017

[7]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镇麦168群体质量、产量和加工品质的调控效应. 温明星,陈爱大,李东升,曲朝喜,蔡金华. 2014

[8]增苗节氮对早稻抛秧群体质量及光合参数的影响. 陈恺林,刘洋,方宝华,汤文光,陈丽妮,张玉烛. 2014

[9]氮肥运筹对连麦2号小麦群体质量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李筠,任立凯,刘耀鸿,王龙. 2009

[10]苏玉30适宜的种植密度及氮肥施用量. 陆虎华,薛林,郝德荣,冒宇翔,陈国清,胡加如,石明亮,张振良,黄小兰,周广飞. 2016

[11]氮肥运筹对糯玉米苏玉糯639群体质量的影响. 胡加如,陆虎华,薛林,陈国清,石明亮. 2013

[12]直播、机插与手栽水稻生长发育、产量及稻米品质比较研究. 杨波,徐大勇,张洪程. 2012

[13]黑宝石1号小麦高产栽培密肥技术优化. 周根友,夏华,陈启康. 2017

[14]机插稻鸭共作系统氮素基蘖肥用量对水稻群体质量与氮素利用的影响. 余翔,王强盛,王夏雯,王绍华,蒋祖明,唐来春,丁艳锋. 2009

[15]控制措施对高产小麦群体质量与产量影响的研究. 王宝忠,潘家荣,林治安,许建新,谢承陶. 2000

[16]活性腐殖酸缓释肥替代尿素对徐麦新品种产量和群体质量的影响. 易媛,张会云,刘立伟,王静,朱雪成,赵娜,冯国华. 2022

[17]水分管理对杂交籼稻产量和群体质量的影响. 罗德强,王绍华,姬广梅,江学海,李敏,周维佳,李刚华,丁艳锋,凌启鸿,刘正辉. 2018

[18]不同化学打顶剂对新疆棉花群体质量的影响. 王刚,韩焕勇,王旭文,陈兵. 2021

[19]宽窄行配置一穴多株种植对膜下滴灌玉米产量和群体质量的影响. 连彩云,马忠明. 2020

[20]播期、播量对"徐麦33"等冬小麦产量和群体质量的影响. 毛海艳,冯国华,易媛,李振宏.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