罂粟籽油毒理学研究与安全性评价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晓风

作者: 刘晓风;刘琳;王晓力;王永刚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罂粟籽油;食品安全性;毒理学

期刊名称: 中国粮油学报

ISSN: 1003-0174

年卷期: 2014 年 29 卷 05 期

页码: 65-69+7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依据GB 15193—1994《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和方法》对罂粟籽油进行急性毒性试验、3项遗传毒性试验和30 d饲养试验,评价了罂粟籽油的食品安全性毒理。结果表明,罂粟籽油对2种性别的SPF级昆明种小鼠经口急性毒性试验,累计3次灌胃总量为52.8 g/kg bw,连续观察2周,动物未发现明显中毒症状和死亡,按急性毒性分级标准判定,该受试物属无毒级。3项遗传毒性试验(Ames、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小鼠精子畸变试验)结果均为阴性。30 d喂养试验结果表明该受试物3.5、7.0和14.0 g/kg bw剂量对wistar大鼠连续灌胃30 d,未见明显的中毒症状和死亡。受试物各剂量组大鼠体重、食物利用率、血液学、生化学、脏器质量和脏/体比值以及病理组织多样指标无明显影响,统计学分析检验P>0.05。未发现该受试物有明显的毒性作用。罂粟籽油既无毒也无任何副作用,可进一步开展其保健功能研究。

分类号: R155.5

  • 相关文献

[1]转基因大豆产业化15年着转基因大豆食品安全性. 王大元. 2011

[2]HACCP在梅童鱼鱼糜生产中的应用. 张美琴,吴光红,陈和平. 2005

[3]关于我国农业环境和农产品污染问题的思考. 曹仁林,贾晓葵. 2002

[4]转基因大豆食品安全性及对生态环境影响初探. 郭斌,陈勇,黄斌. 2002

[5]荞麦蛋白的营养功能与安全性探讨(英文). 周小理,林汝法,刘诚. 2004

[6]作物转基因育种技术的应用及安全性探讨. 徐九文,李天富,韩正姝,童继平. 2016

[7]水产品中亚硫酸盐应用研究进展及残留检测. 张双灵,赵奎浩,周德庆,李颖. 2007

[8]1,3-甘油二酯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 邹家勇,徐同成,蔺新英,刘丹,邱斌. 2014

[9]转基因植物释放的风险性和转基因植物食品安全性评价. 金万梅,尹淑萍. 2002

[10]亚硫酸盐在食品加工中的作用及其应用. 周德庆,张双灵,辛胜昌. 2004

[11]用辐照技术保障预制食品的安全与质量. 郭亚萍,高美须,靳烨,孙宝忠,李淑荣. 2005

[12]食品微生物检测的快速方法和自动化. 高美须. 1999

[13]转基因抗虫棉生物安全评价研究进展. 赵廷昌,高必达,张永军,孙福在. 2006

[14]国外农药登记毒理学资料特点分析与借鉴. 梁颖,王雯,卢海燕,刘贤金. 2012

[15]重金属对甲壳类毒理效应的研究进展. 李志辉,张培,阎斌伦,高焕. 2017

[16]杀虫剂fluralaner及其衍生物的生物效应和毒理学研究进展. 韩召军,唐涛. 2015

[17]微囊藻毒素对鱼类的毒性效应及其作用机理研究进展. 明俊超,姜海洲,袁新华. 2012

[18]重组人血清白蛋白/粒细胞刺激因子融合蛋白的药效学、药理学和毒理学研究. 富岩,尹丽莉,顾静良,马宪梅,左从林. 2012

[19]苦荞提取物的毒理学安全性. 林汝法,王瑞,周运宁. 2001

[20]氟砷联合染毒对Wistar大鼠子代皮毛影响的研究. 张晨,凌冰,刘继文,王国荃,王钫,孙晓露. 199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