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茎葡萄蕨藻对温度胁迫的生理响应机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恬静薇

作者: 李恬静薇;马彬;邹潇潇;朱军;鲍时翔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长茎葡萄蕨藻;温度胁迫;光合系统;氧化抗氧化系统;渗透调节物质

期刊名称: 水产学杂志

ISSN: 1005-3832

年卷期: 2022 年 004 期

页码: 67-7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将长茎葡萄蕨藻(Caule rpa lentillifera)放入容水800 mL的洁净烧杯中,分别置于27℃(对照组)、15℃(低温)和37℃(高温)胁迫下,每组3个重复,于1 h、2 h、4 h、8 h、12 h和24 h时测量该藻叶绿素荧光参数(最大量子产量,Fv/Fm)、叶绿素含量、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SOD)活力,研究长茎葡萄蕨藻光合系统、渗透调节物质、氧化和抗氧化系统对温度胁迫的生理响应机制。结果表明:低温和高温胁迫均使长茎葡萄蕨藻最大光量子产量(Fv/Fm)下调,光系统受到损伤,光合效率降低;受到低温和高温胁迫后,长茎葡萄蕨藻体内丙二醛含量无显著变化(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增强,说明长茎葡萄蕨藻可以通过激活抗氧化系统来抵抗活性氧的伤害;温度胁迫处理下的长茎葡萄蕨藻体内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呈上升趋势,说明长茎葡萄蕨藻可以通过调节体内渗透调节物质来维持细胞的完整性和正常功能;低温与高温胁迫下长茎葡萄蕨藻生理响应的对比发现,低温胁迫对长茎葡萄蕨藻光合系统的影响更大,而高温胁迫对氧化抗氧化系统和渗透调节系统影响较大。

分类号: S917.3

  • 相关文献

[1]DCPTA对低温下玉米叶片抗氧化系统及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李丽杰,顾万荣,李从锋,孟瑶,穆君怡. 2016

[2]响应面法优化微波辅助提取长茎葡萄蕨藻中蕨藻红素. 向江波,邓建朝,杨贤庆,李来好,戚勃,胡晓,荣辉,杨少玲. 2016

[3]养殖长茎葡萄蕨藻黑褐病的病原学研究. 张艳楠,王印庚,刘福利,廖梅杰,李彬,张正,梁洲瑞,于永翔,荣小军. 2020

[4]长茎葡萄蕨藻在模拟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环境中的脱氮研究. 李华,田道贺,刘青松,段亚飞,张家松. 2021

[5]长茎葡萄蕨藻胁迫条件下RT-qPCR内参基因的筛选与验证. 李恬静薇,邹潇潇,朱军,鲍时翔. 2021

[6]长茎葡萄蕨藻提取物对胰脂肪酶与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 肖晔,卢芯仪,任天宇,邹雄,刘忠群,高瑞丽,谢曦,王蓉,宋彦廷,胡文婷. 2023

[7]不同光强处理对长茎葡萄蕨藻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苏醒,邹潇潇,朱军,黄惠琴,刘若愚,鲍时翔. 2017

[8]长茎葡萄蕨藻水提物体外抗氧化活性和对人肝细胞L02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林香,任天宇,周梅兰,高瑞丽,邹雄,刘忠群,肖晔,谢曦,王蓉,宋彦廷,胡文婷. 2023

[9]温度和相对湿度对长茎葡萄蕨藻保鲜的影响. 朱军,邹潇潇,孟天,陈佐,符青艳,鲍时翔. 2020

[10]烟草花叶病毒侵染对光合组织中蛋白质的影响及其防治研究. 郝风声,李丽华,王静,姚欣,石永春,赵佳佳,郭红祥,刘卫群. 2018

[11]不同R/FR比值对双断根西瓜嫁接苗生理及光合荧光特性的影响. 王芽芽,张帆,石玉,鲍恩财,曹凯,吴雪,张毅. 2024

[12]光抑制条件下水稻叶内碳酸酐酶的适应调节及其生理作用(英文). 季本华,李霞,焦德茂. 1997

[13]高温和干旱胁迫下,植物叶片光合系统变化、气孔运动及其调控研究进展. 肖万欣,王延波,谢甫绨,赵海岩. 2012

[14]玉米亩产吨粮群体光合生理指标研究. 于桂霞. 1997

[15]耐旱杂草稻幼苗光合系统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丁国华,马殿荣,杨光,张凤鸣,白良明,孙世臣,姜树坤,王彤彤,夏天舒. 2016

[16]混合苏打碱胁迫对不同油菜品种幼苗生理及光合系统的影响. 郭怀刚,李芬,金迪,艾堂顺,赫可伟,吴亚滨. 2022

[17]秋季不同时期秋子梨品种及野生类型叶绿素荧光特性研究. 王强,张茂君,闫兴凯,丁丽华. 2011

[18]桑树光合系统ⅡMPsbR基因的克隆及在不同部位表达分析. 扈东青,林强,戴瑞强,赵卫国,张英华,刘赵越,刘利,张林,潘刚. 2011

[19]甘薯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及分子机理研究进展. 钟月仙,黄伟群,林赵淼,张鸿,李国良,邱思鑫,邱永祥. 2023

[20]杜鹃红山茶CaAPX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功能分析. 王江英,范正琪,殷恒福,李辛雷,吴斌,李纪元.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