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确定量施肥对贵州高原山区杂交籼稻产量与群体质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罗德强
作者: 罗德强;王绍华;江学海;李刚华;周维佳;李敏;姬广梅;丁艳锋;凌启鸿;刘正辉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杂交籼稻;高原山区;精确施肥;群体质量;产量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学
ISSN: 0578-1752
年卷期: 2014 年 47 卷 11 期
页码: 2099-210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水稻产量在很大程度上受环境、栽培技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根据各地的气候特点有针对性地采用栽培技术,可以充分挖掘水稻产量潜力,大幅度提高单产。论文旨在探明精确定量施肥对贵州高原山区杂交籼稻群体质量及产量形成的影响效应。【方法】于2010—2011年在贵州省黄平、绥阳、余庆、兴义4个不同生态稻区,以当地具有高产潜力的杂交籼稻品种为试材,设计精确定量施肥模式(accurate fertilizer,AF)与常规施肥模式(conventional fertilizer,CF),通过对两种施肥模式的比较,研究不同施肥模式的群体质量及产量形成的差异。精确定量施肥模式以斯坦福(Stanford)方程为基础,根据目标产量需氮量、土壤供氮量及氮肥当季利用率计算总施氮量,各阶段的施肥量根据目标产量的阶段需氮量确定。精确施肥模式的总氮按照基肥﹕分蘖肥﹕促花肥﹕保花肥为30%﹕20%﹕35%﹕15%施用,常规施肥模式氮素总量按基肥﹕分蘖肥﹕促保花肥为20%﹕60%﹕20%施用。在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拔节期、抽穗期、成熟期分别取地上部分测定叶面积和干物质量,成熟期考查穗数、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结果】精确定量施肥模式显著提高了黄平、绥阳、余庆、兴义4个点的水稻产量,增产幅度为12.4%—48.0%,从产量构成因素看,穗数和穗粒数均较常规施肥模式有不同程度提高,穗数增加8.1%以上,穗粒数增加2.5%以上,群体颖花量增加14.3%以上,而结实率和千粒重两种施肥模式的差异较小;比较分析两种施肥模式的穗型大小,精确定量施肥模式较常规施肥模式穗粒数小于100粒的小穗比例降低、100—250粒的大穗和250粒以上的特大穗比例增加,小穗比例减少了36.7%—100%,大穗比例提高了2.2%—11.4%,特大穗比例提高了23.3%—94.9%;在叶面积指数与粒叶比方面;精确定量施肥模式比常规施肥模式的群体叶面积指数拔节前有所降低(4.2%—11.8%)、抽穗期显著提高(4.2%—13.9%);粒叶比明显增大,其中颖花/叶为9.3%—32.7%、实粒/叶为12.8%—35.7%、粒重/叶为10.1%—36.3%;干物质积累量表现为精确定量施肥模式比常规施肥模式拔节前有所降低,拔节至抽穗期提高了9.8%—50.8%,抽穗至成熟期提高了26.9%—62.7%。【结论】精确定量施肥模式显著提高了贵州杂交籼稻产量,其途径主要通过控制拔节前的群体生长,促进拔节后的群体发展,适度减小拔节前群体叶面积和干物质积累,扩大拔节后尤其是抽穗后群体叶面积和干物质积累,在稳定提高穗数的基础上,控制晚生小穗数量、促进大穗形成,提高穗粒数和粒叶比,实现抽穗后群体干物质的高积累,从而获得高产。
分类号: S511.21
- 相关文献
[1]不同生育阶段干旱胁迫对杂交稻产量的影响. 江学海,李刚华,王绍华,罗德强,周维佳,刘正辉,李敏,丁艳锋. 2015
[2]贵州省高原山区杂交籼稻不同产量水平群体的特征. 罗德强,王绍华,江学海,李刚华,周维佳,李敏,姬广梅,丁艳锋,凌启鸿,刘正辉. 2016
[3]淮北地区机插稻一次性施用缓混肥与精确定量施肥比较试验研究. 党新安,杜同庆. 2021
[4]精确施肥对水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郑网宇,陈功磊,冯冰,汪吉东. 2020
[5]机械同步深施肥对水稻群体质量及产量的影响. 莫钊文,罗锡文,王在满,田华,段美洋,唐湘如. 2013
[6]黑宝石1号小麦高产栽培密肥技术优化研究(英文). 周根友,夏华,陈启康. 2017
[7]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镇麦168群体质量、产量和加工品质的调控效应. 温明星,陈爱大,李东升,曲朝喜,蔡金华. 2014
[8]直播、机插与手栽水稻生长发育、产量及稻米品质比较研究. 杨波,徐大勇,张洪程. 2012
[9]黑宝石1号小麦高产栽培密肥技术优化. 周根友,夏华,陈启康. 2017
[10]水分管理对杂交籼稻产量和群体质量的影响. 罗德强,王绍华,姬广梅,江学海,李敏,周维佳,李刚华,丁艳锋,凌启鸿,刘正辉. 2018
[11]宽窄行配置一穴多株种植对膜下滴灌玉米产量和群体质量的影响. 连彩云,马忠明. 2020
[12]氮肥减量后移对云南高原水旱轮作下粳稻群体质量及产量的影响. 夏琼梅,胡家权,董林波,钱文娟,何永福,李贵勇,龙瑞平,朱海平,杨从党. 2020
[13]种植密度对小麦产量和群体质量影响的研究进展. 淮贺举,陆洲,秦向阳,李奇峰,于莹. 2013
[14]大苗插秧机对杂交晚稻群体质量构建及产量的影响. 陈立才,祁兵,黄俊宝,欧阳淑珍,纪要,张文毅. 2021
[15]强化栽培对水稻后期群体质量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陈惠哲,朱德峰,饶龙兵,林贤青,张玉屏. 2006
[16]杂交水稻稀播条件下机插取秧量研究. 许有尊,吴文革,汪新国,周永进,陈刚,胡琪峰,余友玲. 2014
[17]肥料运筹对超高产小麦群体质量、根系分布、产量和品质的效应. 赵广才,刘利华,张艳,杨玉双,杨兆生. 2002
[18]栽植密度对广两优476群体质量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赵锋,程建平,秦炎,陈杰,戚华雄,游艾青. 2011
[19]高密度栽培条件下灌水量对河西灌区玉米群体质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唐文雪,马忠明,连彩云. 2024
[20]氮肥追施方式对机插杂交中籼稻群体质量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陈刚,吴文革,孙如银,许有尊,周永进.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贵州山区"稻+鱼+鳖"仿原生态种养技术模式的构建
作者:申晓东;李礼;曾诗雨;李正友;江学海;张涛;顾泽谋;张昌帮
关键词:贵州山区;稻+鱼+鳖;生态种养
-
一年生野生大豆地理分布研究情况
作者:魏然;崔杰印;杨树;张武;项鹏;位昕禹;王舒;李敏
关键词:野生大豆;地理分布;资源考察
-
氟唑菌酰羟胺和苯醚甲环唑在烟叶中的消解动态及残留分析
作者:李敏;张碰元;熊书斌;黄长权;周军;陈玉珍;张馨文;冯佳;王杰
关键词:氟唑菌酰羟胺;苯醚甲环唑;消解动态;最终残留量
-
基于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挖掘甘蓝型油菜油酸含量QTL与SNP分子标记
作者:李敏;方正;陈俊锟;梁龙兵;向阳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油酸含量;QTL;SNP分子标记
-
高碳水化合物饲料添加精氨酸对杂交鳢的生长性能、抗氧化酶活性、肝脏免疫反应及糖代谢相关基因的影响
作者:李培佳;陈冰;李敏;彭凯;胡俊茹;黄文;曹俊明;赵红霞
关键词:杂交鳢;精氨酸;生长性能;血浆生化;抗氧化;免疫
-
我国防治梨小食心虫用农药登记现状
作者:郭培;李敏;高明旭;郭江龙;马爱红
关键词:梨小食心虫;农药登记;问题;建议
-
"猛香系"杜长大三元猪相关屠宰性能、肉质测定的分析
作者:李敏;张云鹏;潘丽;赵元;张琪;郝文杰;李卓珊;哈斯朝鲁;董雅宏;张树敏
关键词:“猛香系”猪;杜长大三元猪;肉质测定;屠宰性能;品质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