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逆大豆IND-??41?-5转化体特异性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标准化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允静

作者: 李允静;肖芳;武玉花;李俊;高鸿飞;翟杉杉;梁晋刚;吴刚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转基因;抗逆大豆IND-??41?-5;转化体特异性;实时荧光定量PCR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学

ISSN: 0578-1752

年卷期: 2023 年 13 期

页码: 2443-246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抗逆大豆IND-??41?-5已获得中国进口加工原料安全证书,建立一种特异、准确、灵敏的抗逆大豆IND-??41?-5转化体特异性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方法,为抗逆大豆IND-??41?-5在中国的安全监管提供精准测量技术。【方法】首先利用Beacon designer 8.0软件对抗逆大豆IND-??41?-5转化体5′端旁侧序列设计18对引物探针,结合1对罗萨里奥农业生物技术学院公司提供的引物探针,随后采用qPCR技术对引物探针进行特异性筛选,遴选出1对候选引物探针;设置实时荧光定量PCR的引物/探针浓度梯度,优化qPCR方法的反应体系;设置不同类型的特异性测试样品测试方法的特异性;以纯合抗逆大豆IND-??41?-5基因组DNA作为标准样品,梯度稀释成标准溶液模板,绘制标准曲线,考察qPCR方法的线性动态范围,配置拷贝数比值为5%、1%和0.1%的测试样品,评价定量方法的准确性;配置拷贝数比值为0.05%和0.025%的样品,测试方法的检出限;拷贝数比值为0.1%的样品经16次定量测试,确定方法的定量限;最终确定抗逆大豆IND-??41?-5转化体特异性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关键技术参数。8家有资质单位对该定量PCR方法的特异性、检出限、定量限、准确性等进行验证,采用柯克伦法和格拉布斯法评估qPCR方法的重复性和再现性,利用线性最小二乘法对准确性样品测试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进行预评定。【结果】通过特异性筛查确定RBORD-F1/RBORD-R1/RBORD-P1引物探针为候选组合,建立了抗逆大豆IND-??41?-5转化体特异性qPCR方法,扩增片段为138 bp,优化的反应体系引物终浓度为0.4μmol·L~(-1)、探针终浓度为0.2μmol·L~(-1);IND-??41?-5和Lectin标准曲线的线性动力学范围为33—83 190 copies的基因组DNA,该方法可准确定量5%、1%和0.1%含量的IND-??41?-5测试样品,偏差和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25%;确定检出限为0.05%、定量限为0.1%。8家实验室间联合验证该方法稳定性好、特异性强,检出限为0.05%,定量限为0.1%,且具备良好的实验室间重复性和再现性,经测量不确定度预评定后,获得5份抗逆大豆IND-??41?-5测试样品的测量结果分别为(0.10±0.02)%、(0.53±0.09)%、(1.05±0.18)%、(2.05±0.34)%和(5.18±0.87)%,结果准确可靠。【结论】成功建立了抗逆大豆IND-??41?-5转化体特异性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能够实现抗逆大豆IND-??41?-5转化体成分的精准定量检测。

分类号: S565.1

  • 相关文献

[1]抗虫玉米MON89034转化体特异性PCR检测技术研究. 李飞武,李葱葱,刘娜,赵宁,邵改革,张明. 2010

[2]GTS40-3-2大豆转化体特异性的定性PCR检测. 宋君,刘勇,尹全,王东,常丽娟,刘文娟,雷绍荣,游米沙. 2012

[3]转基因柑橘外源基因拷贝数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 许兰珍,何永睿,雷天刚,彭爱红,姚利晓,姜国金,李强,邹修平,陈善春. 2016

[4]基于实时荧光定量PCR对转基因樱桃番茄外源基因拷贝数的检测. 苏慧慧,李涛,谢雯琦,黎振兴,李植良. 2015

[5]转基因大豆GTS40-3-2成分现场可视化检测方法的建立. 王永,兰青阔,朱珠,赵新,陈锐,郭永泽,程奕. 2014

[6]转基因抗除草剂大豆ZH10-6转化体特异性定量检测体系的建立. 白蓝,贾军伟,陈一帆,章寅,潘爱虎,吴潇. 2024

[7]转基因玉米MIR162转化事件特异性检测方法及其标准化. 张广远,孙红炜,李凡,杨淑珂,路兴波,赵蕾. 2013

[8]转基因大豆'ZH 10-6'数字PCR精准定量检测方法的建立. 刘双,赵新,李瑞环,刘娜,兰青阔,檀建新,王永. 2021

[9]转基因玉米转化体特异性寡核苷酸芯片检测方法的研制. 路兴波,武海斌,王敏,李宝笃,杨崇良,孙红炜. 2009

[10]黄瓜CMV复制酶基因相对表达定量PCR方法的建立. 王军辉,张桂华,杜胜利,王永琦,张显. 2010

[11]利用不同实时定量PCR方法分析相对基因表达差异. 余舜武,刘鸿艳,罗利军. 2007

[12]实时荧光定量PCR在动物疫病中的应用. 杨丽娟,冉丹丹. 2013

[13]菠萝凋萎相关病毒-3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胡加谊,李向宏,罗志文,范鸿雁,张治礼. 2015

[14]柑橘花器和种子中黄龙病菌的定量分布及应用. 宋雅琴,赵小龙,白先进,邓崇岭. 2014

[15]冠突散囊菌不同生长阶段MAT基因的表达量变化. 葛永怡,吴石平,谭玉梅,刘永翔,刘作易. 2015

[16]发生马铃薯立枯病土壤中立枯丝核菌的荧光定量PCR快速检测. 李瑞琴,刘星,邱慧珍,张文明,张春红,王蒂,张俊莲,沈其荣. 2013

[17]湿度对田间自然热罩防治柑橘黄龙病的影响. 林雄杰,范国成,胡菡青,王贤达,Yulu Xia,蔡子坚,刘波. 2014

[18]分子生物学手段检测转Bt基因棉花中Cry杀虫蛋白的定性和定量方法. 李衍亮,方志翔,游静. 2014

[19]龙眼TPI基因的克隆及其在体胚发生过程中的表达分析. 赖呈纯,赖钟雄,方智振,林玉玲,姜顺日. 2012

[20]种子传播黄龙病可能性研究. 娄兵海,白先进,邓崇岭,陈宜超,赵小龙,李贤良.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