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稻区近20年水稻品种审定与保护现状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陈玉冲

作者: 陈玉冲;温国泉;蒋显斌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华南;水稻;育种;品种审定;植物新品种保护

期刊名称: 中国种业

ISSN: 1671-895X

年卷期: 2020 年 004 期

页码: 46-52

摘要: 统计广东、广西、福建、海南四省(区)于1999-2018年通过审定以及申请植物新品种保护获得授权的水稻品种信息,主要分析水稻品种的时空分布、类型分布以及第一选育单位等情况.华南稻区1999-2018年通过审定水稻品次数占当年全国品次数的百分比总体平稳,年度占比平均值为23.3%,广东、广西、福建、海南分别为10%、6.4%、5%和1.8%;华南稻区获得植物新品种保护授权的水稻品次数占全国的14.3%,广东、广西、福建、海南分别为4.6%、3.9%、5.0%和0.8%.常规稻占华南稻区审定水稻品种的19.1%,杂交稻占77.7%;获得授权水稻品种占比中,常规稻(含恢复系、保持系等杂交稻亲本)占45.6%,杂交稻占18.9%.三系杂交稻占审定水稻品种的64.8%,两系杂交稻占12.9%;获得授权的三系杂交稻占15.9%,两系杂交稻占3.0%.三系不育系占审定水稻品种的2.6%,两系不育系占0.5%;三系不育系占授权品种的18.5%,两系不育系占6.5%.通过审定水稻品种的第一选育单位为科研院所(含高校)为69.2%,种业公司为29.1%,政府机构为0.7%,个人为1.0%;获得植物新品种保护授权水稻品种的第一选育单位为科研院所(含高校)为68.1%,种业公司为19.4%,政府机构仅在2003年发生,个人为2.3%.以上数值均指不同年度占比汇总的20年平均值.华南稻区是全国水稻品种创新的重要区域,为筑牢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有效的科技支撑.杂交水稻在华南稻区审定品种中占主导地位,三系法是近20年华南稻区最重要的水稻育种途径.华南稻区的水稻育种力量主要集中在科研单位,2016年后种业公司作为华南稻区水稻审定品种选育单位的份额大幅上升;科研院所在华南稻区的水稻新品种保护工作中一直占主导地位.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近20年中国水稻品种命名情况分析. 陈玉冲,蒋显斌. 2019

[2]华南双季优质稻育种工作的几点经验. 高云,曾艾兰. 2004

[3]大果猕猴桃新品种金硕. 陈庆红. 2010

[4]浅谈植物新品种保护与品种审定. 洪青梅,何云,李洪立,李琼. 2015

[5]优质鲜食玉米-云甜玉一号. 陈洪梅. 2006

[6]华南双季“早晚兼用”型水稻育种研究进展. 高云. 2006

[7]华南优质杂交水稻品种选育与发展. 王丰. 2022

[8]植物新品种保护与都市型现代农业育种科技进步. 顾晓君,陈海荣. 2002

[9]浅析实施新品种保护制度产生的积极作用及今后工作的重点. 张初贤,卢新. 2008

[10]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的消极影响及其应对策略. 张初贤,卢新. 2007

[11]鲜食观赏兼用桃新品种"贺春"和"咏春". 刘佳棽. 2010

[12]山西玉米育种与品种审定概况. 李健英,解睿,白琪林,谢宝妹,郭俊宏. 2008

[13]华南双季直播稻耐淹成苗率种质筛选及比较分析. 朱满山,付崇允,柳武革,廖亦龙,马晓智,王丰. 2024

[14]水稻新品种DUS测试的特异性分析. 陈于敏,徐转,王建军. 2006

[15]广西水稻种业知识产权保护现状及发展对策. 陈玉冲,曾媛,张棵,黎丽菊,蒋显斌. 2020

[16]水稻新品种介绍-(五)杂交籼稻新组合中浙优1号. 章善庆. 2005

[17]浙江省水稻审定品种主要性状分析. 施俊生,王仁杯,郁晓敏,李燕. 2019

[18]湖南水稻品种审定回顾与展望. 朱明东,谢红军,汤国华,曾晓珊,王景晨,龚志明,王建龙,余应弘. 2019

[19]四川稻瘟病抗性鉴定30年来的回顾与思考. 何芳,龚学书,王剑,伏荣桃,韩友学,马晖,张鸿. 2017

[20]2005—2009年江西省审定水稻品种育种和产量水平分析. 束爱萍,温闵赟,余丽琴,黎毛毛,刘增兵.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