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牡丹不同采种区种苗质量评价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苏泽春

作者: 苏泽春;薛润光;和桂青;李兆光;王泽清;和寿莲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滇牡丹;种苗;主成分;聚类

期刊名称: 西南农业学报

ISSN: 1001-4829

年卷期: 2020 年 002 期

页码: 389-39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对不同采种区的滇牡丹种子种苗质量进行评价研究,筛选出优良种质用于滇牡丹种苗生产.[方法]本研究探究了主成分分析法在评价种苗质量中的作用,并建立了滇牡丹种苗质量综合评价模型,在此基础上结合了聚类分析对不同采种区种苗质量作出了综合评价.[结果]通过主成分分析,13个性状可综合为3个主成分,其累计贡献率达88.95%.通过主成分的综合评价模型与聚类分析相结合的评价结果,综合评价模型中的猴子山、老君山种苗质量较好,在聚类分析中被聚在第Ⅲ类;G214国道、虎跳峡种苗质量次之,被聚在第Ⅳ类;丽鸣线种源归为第V类;拉井乡、冲古村、城东、达茨坝、滑雪场居群的种苗质量较差,被聚为第I类;通甸乡、羊拉乡居群的种苗最差,被聚为第Ⅱ类.[结论]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相结合评价种苗质量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分类号: S685.11

  • 相关文献

[1]覆盖处理对滇牡丹嫁接成活率的影响. 李树发,蔡艳飞,宋杰,解玮佳,熊灿坤. 2018

[2]柞蚕主要性状主成分聚类分析与综合评价. 徐亮,孟宪民,戚俐,焦阳,钟亮. 2018

[3]辽宁省主要稻区水稻新品种品质性状的主成分及聚类分析. 姜秀英,于永梅,王铮,韩勇,刘军,张悦. 2009

[4]11份毛蔓豆属种质营养价值评价. 严琳玲,张瑜,白昌军. 2019

[5]扁穗雀麦种质资源形态变异分析. 郝峰,徐柱,闫伟红,李平,刘英,扈延成. 2011

[6]西藏地区不同豌豆品种(系)营养品质的综合评价. 高小丽,黄海皎,杨文才,廖文华. 2020

[7]同质环境条件下滇牡丹表型变异研究初报. 苏泽春,李兆光,薛润光,和桂青,王泽清,和寿莲. 2020

[8]滇牡丹天然居群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任秀霞,张盈,薛璟祺,朱富勇,石丰瑞,王顺利,张秀新. 2015

[9]不同种皮预处理对滇牡丹种子吸水特性及萌发的影响. 和桂青,李兆光,侯志江,和琼姬,李燕,叶磊,杨文高,王蕊,袁文珏. 2024

[10]滇牡丹PdANR基因克隆及表达模式分析. 杜春,平怀磊,王文治,张平芳,张怀壁,王娟. 2022

[11]滇牡丹天然群体的表型多样性. 李树发,蔡艳飞,张秀新,薛璟祺,熊灿坤,瞿素萍. 2016

[12]滇牡丹种群与生态环境现状的调查研究. 张盈,徐迎春,张秀新,薛璟祺,张琪. 2009

[13]滇牡丹新品种'丽丹1号'. 和桂青,薛润光,李兆光,张泽涛,苏泽春,徐天才,和琼姬,侯志江,李建成. 2023

[14]吉林省水稻品种品质的研究Ⅳ.吉林省优质品种的系谱及品质聚类分析. 张三元,李彻,张俊国,赵劲松,石玉海. 2000

[15]普通杏(Prunus armeniaca)初级核心种质资源的构建及评价. 章秋平,刘威生,刘宁,张玉萍,郁香荷,孙猛,徐铭. 2009

[16]波兰桑蚕品种的综合评价与聚类分析. 吴艳,蔡兴忱,李喜升,仝振祥,石淑萍. 2016

[17]51份红三叶种质资源萌发期耐铜性评价. 赵思怡,陈菲,张鹤山,张志飞. 2019

[18]多元统计分析法在大麻资源评价与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张效霏,张利国. 2018

[19]京津冀地区乡村功能分区及振兴途径. 张衍毓,唐林楠,刘玉. 2020

[20]晋南雨养旱田不同玉米品种耐旱性聚类分析. 张虎,张鹏华,张久刚,崔爱民,单皓.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