橄榄油与橄榄油基二酯油煎炸薯条品质差异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谭文涛

作者: 谭文涛;陈莹;罗日明;丁思梁;杨博;王卫飞;戚穗坚;王永华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甘油二酯;橄榄油;煎炸薯条;品质;体外消化

期刊名称: 中国油脂

ISSN: 1003-7969

年卷期: 2023 年 012 期

页码: 65-70,9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甘油二酯(DAG)作为一种低热值的功能性脂质,因其特殊的理化性质和生理功能被广泛应用于食品体系中。为了考察DAG油作为煎炸油的可行性,以橄榄油基二酯油(ODO,82.3%)和橄榄油(OO,92.43%)煎炸薯条,对比研究两种油煎炸后的薯条在水分含量、质构、油含量、色泽、淀粉糊化度以及体外模拟消化淀粉水解率等方面的差异,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消化过程中薯条表面的微观形态变化,最后对两种油煎炸的薯条进行感官评价。结果表明:ODO煎炸薯条的水分含量(57.07%)、油含量(28.15%)、淀粉糊化度(90.7%)、体外模拟消化淀粉水解率(63.02%)分别高于OO煎炸薯条的水分含量(49.93%)、油含量(25.74%)、淀粉糊化度(88.3%)和体外模拟消化淀粉水解率(53.47%);在质构和色泽上,与OO煎炸薯条相比,ODO煎炸薯条具有更高的脆度、更低的硬度及更好的色泽;从微观形态看,ODO煎炸薯条外表面淀粉颗粒的收缩、分散和变形更明显,经体外模拟消化后,OO和ODO煎炸薯条均发生了较大的细胞破裂,其中ODO煎炸薯条显微结构破坏更严重;OO和ODO煎炸薯条在口感、外观、风味、油腻性、脆度、硬度和整体接受度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总体说来,ODO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薯条品质,具有作为煎炸油的潜力。

分类号: TS215

  • 相关文献

[1]橄榄油中角鲨烯组分功能特性及其研究进展. 李文,王伟,关荣发,张玉,王君虹,李雪,朱作艺,朱申龙,沈国新. 2020

[2]基于近红外光谱的橄榄油理化指标快速检测模型研究. 万毅,张玉,杨华,王强,王君虹,李雪,朱作艺,王伟,张存莉. 2017

[3]橄榄油保健和疾病预防功效研究进展. 郑恒光,翁敏劼,汤葆莎,吴俐,李章汀,魏宾斌. 2019

[4]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橄榄油中角鲨烯含量. 李文,王伟,关荣发,张玉,李雪,沈国新. 2021

[5]四川橄榄油产业现状分析及竞争战略. 李晓,熊鹰. 2015

[6]一株油脂降解菌的筛选鉴定及降解效果分析. 王森,张卡,王泳浩,许雷. 2021

[7]消费者橄榄油购买行为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以成都市为例. 唐江云,李晓. 2016

[8]三维荧光光谱法快速检测橄榄油中掺假廉价油. 吴梅凤,李杨,李敏敏,王凤忠,李龙. 2024

[9]固定化酶TLIM催化制备富含甘油二酯的大豆油. 吴琼,刘晓娟,张姗姗. 2017

[10]脂肪酶催化大豆油合成甘油二酯. 吴琼,邹险峰,陈丽娜,代永刚. 2012

[11]酶法合成富含花生四烯酸的1;3-甘油二酯工艺研究. 刘四磊,刘伟,董绪燕,魏芳,王湘,吕昕,钟娟,吴琳,陈洪. 2015

[12]甘油二酯对2型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保护机制. 李渐鹏,杜方岭,闫永恒,蔺新英,邹家勇,徐同成. 2016

[13]畜禽动物油甘油二酯的酶法制备及应用研究进展. 祝超智,郭旗,赵泽鑫,王卫飞,崔文明,许龙,赵改名,李航. 2024

[14]甘油二酯热氧化稳定性的初步研究. 张欢欢,杜芳岭,陈立勇,徐同成,宗爱珍,蔺新英. 2017

[15]酶法合成富含花生四烯酸的1,3-甘油二酯工艺研究. 刘四磊,刘伟,董绪燕,魏芳,王湘,吕昕,钟娟,吴琳,陈洪. 2015

[16]甘油二酯安全性评价及其副产物综合利用的研究进展. 刘楠,王秀秀,贾敏,许利丽,杜方岭,宗爱珍,尤艳莉,徐同成. 2024

[17]ROL酶解制备富含甘油二酯的大豆油工艺的优化. 张梦柯,石波,李颖,李超,左剑南,程永强. 2013

[18]绵羊全混日粮体外培养VFA的动态变化. 王志军,武海霞,刘丽英,王晓光,贾玉山. 2012

[19]脂质体在食品中的应用及体外消化研究进展. 刘玮琳,魏富强,韩剑众. 2015

[20]脂质体在体外消化过程中的氧化稳定性. 田蒙蒙,李娜,魏富强,卢筠梦,韩剑众,刘玮琳.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