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穗顶端退化突变体paa21的表型分析及基因克隆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赫磊
作者: 赫磊;路凯;赵春芳;姚姝;周丽慧;赵凌;陈涛;朱镇;赵庆勇;梁文化;王才林;朱丽;张亚东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水稻;穗顶端退化;活性氧;程序性细胞死亡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学
ISSN: 0578-1752
年卷期: 2022 年 024 期
页码: 4781-479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水稻穗顶端退化严重影响产量,鉴定与克隆水稻穗顶端退化相关基因,可以丰富水稻穗发育调控的分子机理,为水稻高产分子设计育种提供理论基础和基因资源。【方法】从粳稻品种武运粳30号EMS突变体库筛选到一份稳定遗传的穗顶端退化突变体panicle apical abortion 21(paa21)。对退化一次枝梗比例、每穗退化粒数占比、每穗粒数、株高、穗长、单株产量等农艺性状进行统计。使用台盼蓝和伊文思蓝染色检测顶端小穗是否发生程序性细胞死亡。测定WT和paa21不同发育时期幼穗和不同穗部位的H2O2含量。paa21分别与籼稻II-32B、9311正反交进行遗传分析。利用paa21与籼稻II-32B杂交构建的F2群体进行基因定位和克隆。使用SWISS-MODEL网站预测野生型和突变体蛋白的三维结构。利用RT-qPCR分析ROS响应标志基因、程序性细胞死亡相关基因、过氧化氢酶相关基因的表达量。【结果】paa21突变体发生严重的穗顶端退化,统计paa21所有一次枝梗退化情况,发现退化小穗主要位于顶端的一次枝梗上。与WT相比,paa21的株高、每穗粒数、穗长和单株产量均降低。通过观察不同发育时期的幼穗,发现在paa21突变体幼穗发育至12 cm时,可见穗顶端退化表型。台盼蓝和伊文思蓝染色结果表明突变体顶端小穗发生程序性细胞死亡。在退化的paa21顶端小穗中观察到更强烈的DAB染色;H2O2含量测定结果表明,与WT相比,paa21穗中积累更高水平的ROS。遗传分析表明paa21突变表型受一对隐性核基因控制。图位克隆结果发现paa21中Os02g0673100第二外显子发生一个C到T的突变,导致丙氨酸突变为缬氨酸。该基因编码一个铝激活的苹果酸转运蛋白ALMT7。突变位点位于第4个跨膜螺旋上。SWISS-MODEL预测结果表明,该突变位点并未对突变体蛋白三维结构造成明显影响。RT-qPCR结果表明,在幼穗发育至10 cm时,paa21中ROS响应标志基因Os01g0826400、Os05g0474800和Os02g0181300,程序性细胞死亡相关基因VPE2和VPE3,过氧化氢酶编码基因CATA、CATB、CATC的表达量较WT大幅升高。此外,paa21 10 cm幼穗中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较WT明显下降。【结论】paa21幼穗在发育后期顶端小穗中积累过量的ROS,产生程序性细胞死亡,最终导致顶端小穗发生退化。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水稻斑点叶变异研究进展. 黄奇娜,杨杨,施勇烽,陈洁,吴建利. 2010
[2]AsA-GSH循环对水稻突变体耐汞性的作用. 曾斌,王飞娟,朱诚,孙宗修. 2008
[3]脱硫废弃物对碱胁迫下水稻叶片钙分布、Ca~(2+)-ATPase活性及抗氧化特征的影响. 毛桂莲,许兴,曾瑾,岳自慧,杨淑娟. 2012
[4]抗感水稻品种受灰飞虱为害后叶片活性氧及超微结构的变化. 段灿星,彭高松,朱振东,李洪杰,王晓鸣. 2011
[5]超高产水稻开花结实期间叶片衰老与活性氧代谢的关系. 朱诚,傅亚萍,孙宗修. 2002
[6]水稻体细胞突变体HX-3在细胞水平上对白叶枯病的抗性. 高东迎,黄雪清,刘永锋,孙立华,陈志谊,刘蔼民. 2003
[7]吡喃酮类衍生物对水稻的杀雄作用与活性氧代谢的关系. 黄雪清,高东迎,杨安南,孙立华,张金渝. 2001
[8]一个水稻显性斑点叶突变体的鉴定和基因精细定位. 郭丹,施勇烽,王惠梅,张晓波,宋莉欣,徐霞,贺彦,郭梁,吴建利. 2016
[9]脱落酸对水稻种子萌发期耐高温胁迫的诱抗效应. 杨雲雲,陈鑫,陈启洲,卢芳,徐晨,杨洪涛,苏佩佩,刘晓龙. 2021
[10]麝香草酚调控水稻幼苗根的耐盐作用. 王婷婷,陈新建,徐寸发,樊友滔,石志琦,陈健,许晓风. 2017
[11]水稻凋亡基因rPDCD5的克隆和表达分析. 米丽萍,卫春,黄俊生,杜喜玲,钱晓茵,李克贵,申国安,杨金水. 2004
[12]橡胶树HbMC2在酵母中的表达和抗逆性分析. 刘辉,邓治,杨洪,代龙军,李德军. 2018
[13]橡胶树死皮病研究进展. 张云霞,陈守才,邓治. 2006
[14]铝诱导植物程序性细胞死亡信号转导的研究进展. 何龙飞,顾明华. 2011
[15]植物细胞质雄性不育与线粒体. 雷刚,方荣,周坤华,黄月琴,袁欣捷,陈学军. 2020
[16]凋亡与自噬性死亡. 朱明月,周鹏. 2005
[17]高产杂交稻“两优培九”功能叶抗氧化系统对水分胁迫的响应. 刘少华,陈国祥,胡艳,吕川根,吴国荣,杨艳华. 2004
[18]低温胁迫对甘蓝幼苗抗逆生理指标的影响. 秦文斌,山溪,张振超,姚悦梅,肖燕,戴忠良. 2018
[19]红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与保持系花药活性氧代谢差异比较. 周瑶瑶,唐向民,周瑞阳,李春瑶. 2013
[20]植物与线虫互作的信号传导及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叶德友,漆永红,李敏权.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盐城市甜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产量及性状主成分分析
作者:姬振蒙;沈业松;殷敏;朱丽;李亚芳;孙扣忠
关键词:甜玉米;区试试验;主成分分析
-
聚合Wx-mp、fgr和Pi-ta、Pi-b基因选育优质粳稻新品种
作者:张亚东;姚姝;陈涛;王军;朱镇;赵庆勇;周丽慧;赵凌;赵春芳;路凯;梁文化;王才林
关键词: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基因聚合;优质粳稻新品种
-
南粳系列超级稻品种灌浆期光合产物的分配特性
作者:魏晓东;宋雪梅;王宁;赵庆勇;朱镇;陈涛;赵凌;王才林;张亚东
关键词:超级稻;光合产物;基因表达;物质分配;蔗糖转运;高产育种
-
江苏沿海地区油菜-向日葵一年两熟栽培技术
作者:陈涛;倪正斌;任昂彦;李晓莎;贺江;戚永奎
关键词:油菜;向日葵;一年两熟;栽培技术;沿海地区;江苏省
-
剑麻行间间种平托花生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作者:葛利芳;李静;刘萍;黄兆雪;谭施北;吴伟怀;陈涛;黄兴;易克贤;陈河龙
关键词:剑麻;土壤微生物;间作;土壤改良
-
壳寡糖对白首乌的诱抗促生作用研究
作者:吴承东;沈明晨;闫凯旋;陈镭;朱丽;张明
关键词:白首乌;壳寡糖;主茎生长;抗病性;产量
-
赤霉素对不同品种观赏向日葵开花特性及形态特征的影响
作者:李晓莎;陈涛;任昂彦;杨华;戚永奎;刘兴华;贺江
关键词:赤霉素;观赏向日葵;初花期;持花期;开花特性;形态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