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败”小麦的选育及利用前景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秉华

作者: 刘秉华;杨丽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小麦的Mδ2基因和Rht10基因;紧密连锁;“矮败”小麦

期刊名称: 科学通报

ISSN: 0023-074X

年卷期: 1991 年 36 卷 04 期

页码: 306-308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我国发现的太谷核不育小麦是受显性单基因控制的雄性不育材料,它的显性雄性不育基因Ms2(原基因符号为Ta1)位于4D染色体短臂上.太谷核不育小麦作为一个遗传改良工具已广泛用于我国的小麦育种实践.矮变一号是陕西省西安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从小麦品种矮秆早中选出的矮秆天然突变体,是小麦的重要矮源之一.遗传研究表明,矮变一号的矮秆性受显性单基因Rht10控制,该基因也位于4D染色体短臂上.为了拓宽太谷核不育小麦的应用范围和提高它的应用效能,我们以矮秆为标记性状,开展了太谷核不育小麦附加标记性状的研究.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矮败”小麦利用的研究——Ⅰ开花习性和柱头生活力. 杨赞林,甘斌杰,张少华,沈正兴. 1992

[2]小麦白粉病近年来的若干研究进展. 周益林. 2009

[3]水稻苗期耐低氮胁迫的QTL定位. 冯跃,曹立勇,吴伟明,沈希宏,占小登,翟荣荣,王汝慈,陈代波,程式华. 2009

[4]油菜含油量QTL的定位及候选基因HD的功能验证. 刘静,华玮,孙美玉,黄顺谋,王汉中. 2009

[5]选择基因型在数量性状基因定位中的应用. 孙艳萍,王建康. 2009

[6]小麦抗条锈病基因YrZH84紧密连锁的RGA标记的开发. 殷贵鸿,李在峰,何中虎,夏先春. 2009

[7]小麦农家品种蚂蚱麦抗白粉病基因的分子标记与染色体定位. 翟雯雯,段霞瑜,周益林,吉万全,刘志勇. 2008

[8]HBK-SPF鸭MHCⅠ区域多态性分析. 武永淑,杨柳,杨超,李海超,廉传江,韩建林,韩凌霞. 2012

[9]花生对黄曲霉侵染抗性的AFLP标记. 雷永,廖伯寿,王圣玉,姜慧芳. 2004

[10]河南省小麦白粉病、条锈病抗性基因利用状况及分子聚合育种进展. 许为钢,许为钢,胡琳,张磊,董海滨,雷振生,郑天存,崔党群,杨兆生,赵中武. 2009

[11]小麦品种鲁麦21慢白粉病抗性遗传及QTL定位. 陈新民,倪小文,张勇,何中虎,夏先春. 2009

[12]胡萝卜中α、β-胡萝卜素及番茄红素的遗传力研究. 欧承刚,庄飞云,赵志伟. 2007

[13]鲁麦21慢白粉抗性遗传及QTL分析. 倪小文,陈新民,阎俊,何中虎,王德森. 2008

[14]茄子单性结实基因的遗传分析及其AFLP分子标记. 刘富中,万翔,连勇,陈钰辉. 2007

[15]小麦分子标记研究和新品种选育进展. 何中虎,夏先春,陈新民,张勇. 2009

[16]硬粒小麦-粗山羊草人工合成小麦CI191抗条锈病基因的鉴定与分子标记. 刘慧娟,徐世昌,陈洋,辛志勇,张增艳. 2009

[17]MHC单倍型SPF鸭的培育及其TAP基因组序列分析. 张晓娜,武永淑,吴少莲,廉传江,文辉强,陈洪岩,韩凌霞. 2014

[18]水稻抗病多基因的聚合及应用. 季芝娟,陈红旗,潘学彪,马良勇,朱旭东,杨长登. 2009

[19]普通小麦慢白粉、慢条锈抗性QTL分析. 兰彩霞,路亚明,何中虎,夏先春. 2009

[20]大豆β亚基低含量遗传机理研究. 王俊,王林林,邱丽娟.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