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再生植株后代变异及其在遗传育种上利用价值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丰嵘

作者: 丰嵘;郭腾龙;张宝红;李凤莲;李付广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棉花;组织培养;体细胞无性系变异;育种

期刊名称: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ISSN: 1006-1304

年卷期: 1996 年 03 期

页码: 29-36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棉花再生植株当代或后代存在着广泛的生理和表型变异,其可分为不能遗传的生理型变异和可遗传的遗传型变异两类.生理型变异一般在再生植株当代就恢复正常.在棉花体细胞无性系变异中,叶形、育性的变异大多是生理型变异;株形、熟期、产量性状和纤维品质的变异大多是遗传型变异.在棉花体细胞无性系变异中,大多是不利的变异,但也有少量有利的变异,对其进行连续自交和筛选已获得高衣分、高纤维品质和长绒的新种质,并已获得育性、熟期等方面的新种质.本文还讨论了棉花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的普遍性、特点、类型、规律及利用价值,并给出了抗逆性变异体和表型变异体两类变异体的两种选择途径.

分类号: S562

  • 相关文献

[1]水稻体细胞无性系变异. 高东迎,郭士伟,李霞,孙立华,刘蔼民. 2002

[2]体细胞无性系变异在枣育种中的应用展望. 肖蓉,王国平,李晓梅,李春燕,张拥兵,聂爱英,田建宝. 2011

[3]文心兰育种研究进展. 罗远华,黄敏玲,吴建设. 2012

[4]生菜生物技术育种研究进展. 付雅丽,牛瑞生,樊建英,赵璇,王虎,刘铁铮. 2007

[5]组织培养在药用植物育种上的应用. 张智慧,张金渝,金航. 2006

[6]茶树转基因育种与快繁研究进展. 周健,成浩,王丽鸳. 2006

[7]我国生物技术在落叶果树育种中的应用现状. 吴雅琴. 2002

[8]马铃薯重点杂交组合F群体组培高效育种技术研究. 张荣,李高峰,文国宏,李建武,马胜,齐恩芳,贾小霞. 2017

[9]马铃薯重点杂交组合LZ群体组培高效育种研究. 张荣,李建武,文国宏,李高峰,马胜,齐恩芳,贾小霞. 2017

[10]芦笋育种 组培 快繁的研究进展. 杨淑琴,温淑萍. 1997

[11]我国油棕创新研究与发展建议. 林位夫,曾宪海. 2014

[12]组培高效快速育种新技术在茶树育种上的应用. 周健,成浩,王丽鸳,曾建明,韦康. 2010

[13]棉花体细胞培养中染色体的变异. 周志林,聂以春,张献龙,胡婷婷. 2008

[14]几种金属离子对棉花愈伤诱导和分化成苗的影响. 张海平,邵明彦,袁淑娜,倪密,华水金,王学德. 2009

[15]棉花组织培养中异常苗的发生与转化. 李秀兰,李凤莲,李付广. 1996

[16]2,4-D、KT对棉花愈伤组织的诱导和体细胞胚胎发生的影响. 董合忠,焦改丽,陈志贤. 1993

[17]棉花体细胞胚胎发生的研究进展. 刘传亮,张朝军,李付广. 2008

[18]棉花组织培养高效植株再生体系的建立. 刘方,张宝红. 2004

[19]‘新陆早33号’棉花转基因体系建立及AtPGIP1基因的导入. 肖向文,刘海峰,李雪源,曹艳艳,王俊铎,黄芳,郑巨云,谢旗,李晓波. 2014

[20]陆地棉中棉所24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及植株再生. 刘传亮,马峙英,李付广,李凤莲,王玉芬,武芝霞,张朝军. 200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