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还田量对旱地全膜覆土穴播春小麦水分利用及产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侯慧芝

作者: 侯慧芝;张绪成;尹嘉德;方彦杰;王红丽;于显枫;马一凡;张国平;雷康宁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秸秆还田量;旱地;全膜覆土;春小麦;水分利用;产量

期刊名称: 麦类作物学报

ISSN: 1009-1041

年卷期: 2021 年 41 卷 004 期

页码: 457-46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解半干旱区秸秆还田量对全膜覆土穴播春小麦水分利用和产量的影响,2018年在甘肃中部半干旱旱作区(35°35′ N,104°36′ E)开展大田试验,以陇春35号为供试品种,设置1 500 kg·hm-2秸秆还田(SRL)、3 000 kg·hm-2秸秆还田(SRM)、4 500 kg·hm-2秸秆还田(SRH)和无秸秆还田(CK)4个处理,测定和分析了不同处理下全膜覆土穴播春小麦不同生育时期0~300 cm 土壤贮水量、0~300 cm 土层阶段耗水量和WUE的特点.结果表明,与CK相比,不同量的秸秆还田均可提高春小麦播种到抽穗期0~300 cm土层土壤贮水量和拔节到灌浆期春小麦对0~300 cm 土层的耗水量,降低拔节到成熟期冠层温度,显著增加春小麦叶片SPAD值、叶面积指数、生物量、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SRM处理的产量较SRH和SRL处理分别增加4.0%和17.4%,WUE分别提高4.8%和16.0%.因此,在甘肃中东部半干旱旱作区,全膜覆土穴播春小麦的适宜秸秆还田量为3 000 kg·hm-2;秸秆还田能够改善春小麦生育前中期土壤墒情,有利于中后期水分利用,促进春小麦叶片光合物质生产,最终实现增产和水分高效利用.

分类号: S512.1%S311

  • 相关文献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