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样本、特征和分类器多要素的作物分类对比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温彩运

作者: 温彩运;归晓谦;陆苗;汪彩华;余强毅;宋茜;吴文斌

作者机构: 北方干旱半干旱耕地高效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农业遥感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中化现代农业有限公司

关键词: 遥感;作物分类;多要素;对比研究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信息

ISSN: 1672-0423

年卷期: 2024 年 36 卷 005 期

页码: 42-54

摘要: 【目的 】利用遥感技术能够大范围快速提取作物的空间分布信息,其精度是由样本、特征、分类器等多要素共同决定的。当前研究主要关注单要素和双要素的对比分析,缺少多要素的作物分类对比研究。文章旨在为目标区域的作物识别任务选择分类要素,获取高精度的作物空间分布信息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 】该文基于“MAP杯”数智农业大赛作物识别项目,收集了2021年湖北枝江区域的13份作物分类结果以及2022年山东桓台区域和湖北枝江区域的14份作物分类结果,通过构建的分类要素体系对比了样本、特征、分类器要素及其组合的精度差异,并按不同的作物类型进行了一致性评价。【结果 】(1) 2021年和2022年作物识别项目中使用最多的多要素组合均为目视解译样本—“光谱波段+植被指数”特征—机器学习分类器;(2)平均精度最高的分类要素分别为实地采集样本、高层特征以及机器学习分类器;(3)玉米、小麦等主粮作物的空间分布一致性较高,油菜等经济作物以及复合种植的作物类型的空间分布一致性低,是区域作物制图的难点。【结论 】时空迁移样本—高层特征—深度学习分类器的要素组合未来仍存在较大发展潜力。

分类号: S127

  • 相关文献

[1]基于多时相影像植被指数变化特征的作物遥感分类. 魏鹏飞,徐新刚,杨贵军,李中元,王建雯,陈帼. 2019

[2]利用多时相TM影像进行作物分类方法. 马丽,徐新刚,贾建华,黄文江,刘良云,程一沛. 2008

[3]时间序列特征提取和分类器对农作物分类的影响研究. 温彩运,陆苗,宋茜,程锐,张士博. 2021

[4]基于浅层学习方法的石漠化休耕试点区作物分类. 蒋怡,黄平,李宗南,刘轲. 2019

[5]数据驱动的农作物遥感分类地面样本点布设. 吴清滢,余强毅,段玉林,吴文斌. 2023

[6]气候要素对自贡市中稻产量阶段性影响分析. 杨荣国,段修荣,陶生才,牟鸿鹄,陈东东. 2010

[7]基于农药残留的药用作物分类现状. 李艳杰,张昌朋,廖先骏,赵学平,李富根. 2021

[8]基于时序Sentinel-2影像的现代农业园区作物分类研究. 张东彦,戴震,徐新刚,杨贵军,孟炀,冯海宽,洪琪,姜飞. 2021

[9]香辛料中农药残留限量标准制定现状. 徐军,李贤宾,董丰收,刘新刚,吴小虎,郑永权. 2019

[10]基于迁移学习的嫩江市主要农作物遥感分类. 吴禹瑨,李禹萱,宋茜,任超,冷佩. 2023

[11]作物遥感分类的样本依赖与模型空间外推研究. 谢炎,曾红伟,田富有,张淼,胡越然,覃星力,吴炳方,张有智,解文欢. 2024

[12]中美草原发展政策对比研究. 张经荣. 2016

[13]农药快速检测技术提取效率对比研究. 黄永春,刘红梅,傅学起,黄士忠. 2006

[14]传统方法和PCR法在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菌种鉴定中的对比研究. 阿米娜古丽·塔西铁木尔,胡昕,王晶,木叶沙尔·皮达义,徐志光,张文宝,齐曼古力·吾守尔. 2013

[15]5种入侵植物补偿反应及其形态可塑性比较. 申时才,徐高峰,李天林,张付斗,张玉华. 2012

[16]苹果园地土壤重金属富集特性对比研究. 李冰茹,王纪华,马智宏,冯晓元. 2014

[17]国内外转基因农产品食用安全性研究进展与生产现状. 王立平,王东,龚熠欣,徐莹,宋玉晶. 2018

[18]广西产业扶贫科技支撑模式研究. 陆炳强,石保纬,张宗文,李宇翔. 2020

[19]“三农”问题与二元结构政策. 牛若峰. 2003

[20]中国“三农”问题的焦点和出路. 夏英. 200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