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花苜蓿国家审定品种的产量、再生性、秋眠性及持久性测定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于林清

作者: 于林清;云锦凤;萨仁;徐春波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紫花苜蓿;产量;再生性;秋眠性;持久性

期刊名称: 草原与草坪

ISSN: 1009-5500

年卷期: 2006 年 05 期

页码: 12-17

摘要: 测定了33个中国紫花苜蓿国家审定品种的秋眠性、再生性、持久性和产量。结果表明:33个品种中除新疆大叶属于秋眠类型品种,其余品种均为半秋眠类型;供试品种中新疆大叶、甘农3号、晋南苜蓿、中苜1号、关中苜蓿、龙牧801和公农2号属于快速生长类型,内蒙准格尔、河西、草原1号和中兰1号属于慢速生长类型,其余各品种均为中速生长类型;中国紫花苜蓿国家审定品种中高产类型较少,仅占15.2%,中低产类型占大多数;各品种的持久性差异不大,均属于持久性强的类型。建议今后要在我国中南地区增加半秋眠、秋眠类型苜蓿品种的培育,在北方地区加强再生性的选择,培育持久性强的高产紫花苜蓿品种。

分类号: S541.9

  • 相关文献

[1]不同秋眠类型苜蓿品种生产性能与持久性分析. 于林清,张旭婧,云锦凤. 2006

[2]紫花苜蓿品种根部特性与持久性和生物量的关系. 彭岚清,李欣勇,齐晓,岳彦红,范树高,李树成,王彦荣. 2014

[3]咸水灌溉对紫花苜蓿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秦文利,刘忠宽,刘振宇,智健飞. 2010

[4]紫花苜蓿秋眠性对低温驯化过程与越冬耐寒适应的作用机理. 刘志英,李西良,李峰,王宗礼,孙启忠. 2015

[5]紫花苜蓿秋眠性评价系统及其应用. 冯长松,王二耀,李文军,徐照学,王成章. 2015

[6]紫花苜蓿秋眠性的SSR标记关联分析. 刘希强,张涵,王学敏,仪登霞,王赞. 2018

[7]不同秋眠型紫花苜蓿对北京地区自然光周期的生长反应. 冯长松,王成章,李绍钰,卢欣石. 2011

[8]紫花苜蓿抗寒性研究进展及展望. 申晓慧. 2013

[9]4个美国标准秋眠型苜蓿对自然光周期的生长反应. 冯长松,李锦华,李绍钰,卢欣石. 2011

[10]越冬紫花苜蓿根系性状与秋眠性的关系及其抗寒效应. 刘志英,李西良,李峰,陶雅,刘磊,王宗礼,孙启忠. 2015

[11]不同栽培处理下杂交水稻渝香203的再生性分析. 张现伟,李经勇,唐永群,姚雄. 2012

[12]丹麦苜蓿在公主岭地区表现及农艺性状间相关分析. 耿慧,徐安凯,李鸿祥,于洪柱,周艳春,于丽,王志锋. 2017

[13]苜蓿秋眠性及其与抗寒性和产量的关系. 李向林,万里强. 2004

[14]贵州岩溶山区绵羊宿营法改良天然草地综合效果的研究Ⅱ改良后草地牧草生产力持久性的研究. 蒋文兰,瓦庆荣,张明忠. 1996

[15]黔西北高原引种优良牧草持久性研究. 蒋文兰,瓦庆荣,王德辉. 1996

[16]鲤仔鱼耳石上锶标记的持久性评价. 邱晨,姜涛,陈修报,刘洪波,杨健. 2021

[17]中国苜蓿国家审定品种的生产性能及持久性分析评价. 于林清,田青松,徐柱. 2003

[18]寒地多年生麦草新种质的形态学分析与细胞学检测. 陈平,何莉,尚晨,李佶恺,张海玲,李集临,张延明. 2017

[19]混播草地不同种群再生性的研究. 于应文,蒋文兰,冉繁军,徐震,王元素. 2002

[20]具有再生特性的小麦材料筛选与细胞学分析. 程天灵,温辉芹,张立生,裴自友.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