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蓝型油菜黄籽基因的分离研究Ⅰ.自交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黄先群
作者: 黄先群;沈永珍;黄燕芬;唐丽;毛堂芬;董颖萍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黄籽;自交;分离
期刊名称: 西南农业学报
ISSN: 1001-4829
年卷期: 2001 年 14 卷 01 期
页码: 43-45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从黑籽亲本“秦油 3号”中分离出黄籽株系 931155,其S1代群体的黄、黑籽植株比例约为 3:1,黄籽株率为 78 3% ;S2 、S3 和S4 代群体平均黄籽频率分别为 81 7%、 84 6 %和96 5% ,一些株系达 90 %以上 ,个别株系达 10 0 %。来源于浅黄和中黄的株系后代相比较 ,前者浅色黄籽株率比后者高
分类号: S565.4032
- 相关文献
[1]甘蓝型黄籽油菜粒色及相关因素研究. 唐容,王通强,黄泽素,代文东. 2009
[2]甘蓝型黄籽油菜种皮色素分析研究. 罗体英,唐容. 2010
[3]利用SSR对甘蓝型黄籽油菜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唐容,王通强,黄泽素,代文东. 2009
[4]甘蓝型黄籽双低高油份核不育材料1528 AB的选育及应用. 秦信蓉,杜才富. 2008
[5]甘蓝型油菜REGMS118A类型不育系的制种技术研究Ⅰ.黄籽优质不育系6515A的特征特性. 陈大伦,张瑞茂,胡腾文,李敏,曾章丽. 2011
[6]甘蓝型黄籽油菜黄籽外显率及其含油量. 朱刚,邵明波,陈雪妮,徐春. 2001
[7]黄籽双低高油分杂交油菜新品种鼎油17的选育. 秦信蓉,沈奇,杜才富. 2011
[8]甘蓝型油菜黄籽双低自交不亲和系的选育. 张瑞茂,李敏. 2002
[9]油菜小孢子培养影响因素及黄籽油菜双单倍体群体的构建. 梅德圣,王汉中,李云昌,胡琼,李英德,徐育松. 2007
[10]甘蓝型油菜黄籽高含油量育种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范志雄,雷伟侠,江莹芬,李强生,吴新杰,陈凤祥,王汉中. 2012
[11]甘蓝型黄籽双低油菜新品种“申黄1号”的选育. 王伟荣,孙超才,李延莉,杨立勇,蒋美艳. 2010
[12]甘蓝型油菜同一遗传背景不同颜色种子性状差异比较——皮壳率、皮壳含油量和种子含油量的比较. 普布卓玛,范春捆. 2010
[13]黄籽双低杂交油菜品种宝油517的选育. 秦信蓉,沈奇,杜才富. 2010
[14]甘蓝型黄籽高油分隐性核不育两系8187AB的选育研究. 邵明波,李风华. 2006
[15]高油黄籽双低油菜恢复系18R的选育及应用. 徐春,秦信蓉. 2011
[16]黄籽沙逊与黄籽埃塞俄比亚芥种间杂种的鉴定. 谭亚飞,张强,赵艳艳,许茜,李扬,原玉香,姚秋菊,蒋武生,魏小春,王志勇,张晓伟. 2017
[17]甘蓝型黄籽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盐2A的选育. 单忠德,孙明法,严国红,王爱民,孙红芹. 2007
[18]甘蓝型油菜黄籽双低抗耐低温(冻)不育系1923AB的选育. 秦信蓉,沈奇,喻时周,杜才富. 2013
[19]优质黄籽杂交油菜新品种黔黄油21号的选育研究. 魏忠芬,王军,李德文,张太平. 2008
[20]黄籽杂交油莱"黔黄油21号"高效安全配套技术研究与示范冰. 魏忠芬.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四川盆地塑料大棚蔬菜周年工厂化生产技术
作者:张泽锦;梁颖;唐丽
关键词:四川盆地;设施蔬菜;工厂化生产
-
西南高山(原)莴笋化肥农药减施生产技术
作者:张泽锦;李家慧;张河庆;喻华;唐丽;梁颖
关键词:西南地区;高山(原)莴笋;化肥农药
-
水稻低亲和性阳离子转运蛋白基因OsLCT3的克隆与功能研究
作者:李兴容;谭志兵;赵燕;李曜魁;赵炳然;唐丽
关键词:水稻;OsLCT3;镉转运;铁转运;锌转运;金属转运蛋白
-
28份木薯种质苗期耐水淹性初步评价
作者:刘慧转;曹敏;唐丽;宋记明;李均一;冯亚亭;骆凯;陈银华
关键词:木薯;种质;耐水淹性;生理响应;隶属函数分析
-
不同肥力条件下添加黄腐酸对土壤细菌多样性、甘蓝养分吸收及产量的影响
作者:王玉琪;张泽锦;梁颖;唐丽;李如龙
关键词:黄腐酸;甘蓝;细菌多样性;养分吸收;产量
-
6月龄鲁中肉羊生长性状多元统计分析
作者:李雪;张梦华;何军敏;刘桂芬;魏晨;任一帆;毛静艺;杨存明;唐丽;张文静;田可川;黄锡霞
关键词:鲁中肉羊;生长性状;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四川盆地设施番茄宜机化栽培模式试验研究
作者:张泽锦;梁颖;王玉琪;唐丽
关键词:四川盆地;设施番茄;宜机化;栽培模式;农机农艺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