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混池测序的抗玉米灰斑病QTL定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崔凤超

作者: 崔凤超;王平喜;刘小刚;邹枨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玉米灰斑病;混池测序;候选基因

期刊名称: 生物技术进展

ISSN: 2095-2341

年卷期: 2018 年 04 期

页码: 317-323+372

摘要: 玉米灰斑病是由玉米尾孢菌(Cercospora zeine)和玉蜀黍尾孢菌(Cercospora zeae-maydis)引起的真菌性病害,是世界范围内重要的玉米叶部病害之一。以玉米灰斑病抗病自交系Suwan1和感病自交系HM01构建的BC1F1群体为研究材料,在自然发病条件下通过对BC1F1群体中玉米灰斑病的抗性鉴定,选择30株抗病材料和30株感病材料分别构建DNA抗、感混池。在对两个混池进行高通量测序后,通过质量控制和数据分析得到两个极端混池中的变异信息。利用高质量SNP标记对应的两个混池中测序深度差异进行统计检验,成功鉴定了29个玉米灰斑病抗性QTL(quantitative trait loci)。利用Maize GDB网站在29个抗病QTL内共搜索到2 768个基因,通过Phytozome网站与拟南芥和水稻基因组进行同源比对,在1号、5号和10号染色体上分别确定了1个基因作为抗玉米灰斑病的候选基因。

分类号: S435.131

  • 相关文献

[1]基于混池测序及遗传图谱定位玉米雄穗分枝数基因. 周步进,韦绍丽,何静丹,覃嘉明,郑加兴,黄安霞,时成俏,王兵伟. 2024

[2]基于BSA-seq技术挖掘芝麻株高相关候选基因. 崔彦芹,郭元章,侯少锋,李思达,关中波,徐桂真. 2021

[3]吉林省玉米灰斑病菌的致病性分化研究. 贾娇,苏前富,任智惠,孟玲敏,张伟,李红,晋齐鸣. 2016

[4]玉米叶形相关性状的Meta-QTL及候选基因分析. 郭书磊,张君,齐建双,岳润清,韩小花,燕树锋,卢彩霞,傅晓雷,陈娜娜,库丽霞,铁双贵. 2018

[5]玉米茎粗Meta-QTL及候选基因分析. 刘福鹏,曲文利,房海悦,李莉莉,金峰学,吴委林. 2019

[6]玉米籽粒蛋白含量Meta-QTL及候选基因分析. 宝华宾,梁帅强,吕远大,赵涵. 2016

[7]玉米穗行数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张焕欣,翁建峰,张晓聪,刘昌林,雍洪军,郝转芳,李新海. 2014

[8]玉米产量相关性状Meta-QTL及候选基因分析. 江培顺,张焕欣,吕香玲,郝转芳,李博,李明顺,王宏伟,慈晓科,张世煌. 2013

[9]玉米株高QTL定位研究进展. 郑雷,周羽,曾兴,邸宏,翁建峰,李新海,王振华. 2016

[10]玉米磷素相关根系性状Meta-QTL及候选基因发掘. 刘秀林,苗丽丽,薛永国,高明杰,蒲国锋. 2016

[11]玉米穗部性状QTL定位与候选基因分析. 聂蕾,何玥,郭爽,王栋,涂亮,刘鹏飞,王安贵,祝云芳,吴迅,陈泽辉,郭向阳. 2023

[12]玉米叶片硝酸盐积累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邬奇,孙扬名,桑俊伟,周玲,赵涵. 2024

[13]玉米耐旱相关性状Meta-QTL及候选基因表达分析. 郭长顺,李晓辉,张春宵,崔海燕,金峰学,具红光. 2022

[14]玉米开花期相关性状的QTL定位与候选基因分析. 郭爽,王栋,聂蕾,何玥,涂亮,刘鹏飞,郭向阳,王安贵,祝云芳,吴迅,陈泽辉. 2023

[15]联合QTL定位和转录组分析揭示玉米开花期的遗传基础. 杨媛,刘亚苹,王建华,张红伟. 2023

[16]玉米耐深播相关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陈芳,张进艳,李亮,马艺文,王振萍,段运平,郝转芳. 2014

[17]玉米株型相关性状的QTL定位与候选基因分析. 奉杰,刘鹏飞,涂亮,高媛,郭向阳,王安贵,祝云芳,吴迅,陈泽辉. 2023

[18]基于高密度SNP标记对玉米穗部相关性状的QTL定位及候选基因分析. 赵强,陈柔屹,王安贵,郭向阳,刘鹏飞,祝云芳,吴迅,陈泽辉. 2021

[19]基于F2∶3家系的玉米籽粒相关性状QTL定位与候选基因分析. 何玥,聂蕾,郭爽,王栋,涂亮,刘鹏飞,郭向阳,王安贵,祝云芳,吴迅,陈泽辉. 2024

[20]玉米花期根系结构的表型变异与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张小琼,郭剑,代书桃,任元,李凤艳,刘京宝,李永祥,张登峰,石云素,宋燕春,黎裕,王天宇,邹华文,李春辉.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