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玉米复合群体中玉米的光合特性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何海军

作者: 何海军;王荣花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小麦/玉米;带田;复合群体;玉米光合特性

期刊名称: 甘肃农业科技

ISSN: 1001-1463

年卷期: 2003 年 08 期

页码: 23-25

摘要: 对小麦 /玉米复合群体中玉米的光合速率 (Pn)、光合有效辐射 (PAR)、蒸腾速率 (Tr)、水分利用率(We)、相对湿度 (RH % )、叶室温度 (CT)、叶片温度 (L T)、二氧化碳浓度 (CO2 )等生态生理指标的研究表明 :玉米群体的 Pn与 Tr、气孔阻抗 (Sr)相关性最好 ,其相关系数分别为 0 .94 2 9* * 和 - 0 .86 17* ;玉米群体不同冠层 Pn、Tr、PAR由高到低的排序为上部、中部、下部 ,而 Sr在冠层中的变化趋势与 Pn、Tr、PAR完全相反 ;灌浆期玉米群体的Pn与穗粒数、千粒重的相关系数分别为 0 .795 6 *、0 .80 16 * ,与经济产量的相关系数为 0 .8793* *。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河西绿洲灌区小麦/玉米带田高效种植方式研究. 胡新元,郭天文,邱进怀,杨生茂,郭永杰,何贵文. 2001

[2]小麦/玉米复合群体中小麦的光合特性研究. 王晓娟,何海军. 2001

[3]水肥耦合对小麦/玉米带田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杨蕊菊,马忠明. 2015

[4]施氮对带田作物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胡新元,马忠明,崔云玲,杨君林. 2010

[5]河西-熟制灌区玉米套甘蓝种植模式的水肥耦合效应. 胡新元. 2011

[6]河西一熟制灌区玉米套甘蓝种植模式的水肥耦合效应. 胡新元. 2011

[7]玉米种植密度对玉米+甘蓝套作复合群体产量的影响. 王彧超,李洪,王瑞军,郗小倩,郭妙. 2020

[8]果树复合群体高能高效研究. 席天元,李永山,刘青云. 1999

[9]兴电灌区油葵/豌豆带田优化施肥方案研究. 杨思存,霍琳,王建成. 2002

[10]作物复合群体结构与高产光合生理生态研究概况. 林文. 2003

[11]兴电灌区主要带田养分循环与平衡研究. 杨思存,马忠明,王建成,杨文玉,何贵文. 2008

[12]兴电灌区主要带田系统生产力研究. 杨思存,王建成,霍琳,芦满济. 2005

[13]春小麦春玉米带田套种亩产吨粮技术. 佟屏亚. 1997

[14]河西绿洲灌区带田微垄沟灌节水技术研究. 曹诗瑜. 2002

[15]兴电灌区玉米蚕豆带田栽培模式优化研究. 霍琳,姜万礼,王成宝,杨思存. 2012

[16]复合群体中玉米光合特性日变化研究. 何海军,王晓娟. 2006

[17]小麦花生两熟制高产生育规律及栽培技术研究:Ⅳ麦油复合群体. 王才斌,成波. 1996

[18]棉花花生间作复合群体效应及配套栽培技术. 胡积送,杨可胜,产焰坤,吴应祥. 200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