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秸秆还田下不同水稻栽培模式对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程建平

作者: 程建平;李进兰;李阳;徐得泽;赵锋;汪本福;张枝盛;费利红;张璟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油菜秸秆还田;栽培模式;水稻产量;氮肥利用率

期刊名称: 湖北农业科学

ISSN: 0439-8114

年卷期: 2018 年 24 期

页码: 62-65

摘要: 在油菜秸秆全量还田下,结合不同氮肥用量、栽培密度和水分管理措施构建6种栽培模式,并考察不同栽培模式对水稻产量形成和肥料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常密模式(T2)相比,常规密度减氮模式(T4)水稻产量降低,而常规氮肥增密模式(T3)、增密减氮模式(T5)和前期控水模式(T6)的水稻产量分别增加了6.96%、3.24%、8.96%;不施氮处理(T1)总产量显著低于其他处理。增密减氮模式增加了水稻群体数量,不仅弥补了因个体穗粒数降低而对产量的不利影响,而且还增加了产量,并显著提高了氮肥利用率。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施氮水平对水稻氮肥利用率和径流负荷的影响. 曹彦圣,付子轼,孙会峰,陈桂发,周胜,宋祥甫. 2016

[2]施氮对水稻产量氮素吸收及其品质的影响. 杨建,樊慧梅,刘笑笑,魏春雁. 2015

[3]硫膜和树脂膜控释尿素对水稻产量、光合特性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李敏,郭熙盛,叶舒娅,刘枫,袁嫚嫚,黄义德. 2013

[4]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对水稻土壤供氮特征和氮素表观盈亏的影响. 张祥明,孙义祥,王文军,袁嫚嫚,邬刚,胡鹏,杨友斌. 2018

[5]长期绿肥与氮肥减量配施对水稻产量和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张璐,黄晶,高菊生,曹卫东,高鹏,杨志长. 2020

[6]种植翻压紫云英配施化肥对稻田土壤活性有机碳氮的影响. 刘春增,常单娜,李本银,曹卫东,吕玉虎,潘兹亮. 2017

[7]栽培模式对杂交粳稻常优5号根系形态生理性状和地上部生长的影响. 褚光,周群,薛亚光,颜晓元,刘立军,杨建昌. 2014

[8]栽培施肥模式对华北旱作玉米生长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刘震,徐玉鹏,娄翼来,王秀领,浦玉朋,阎旭东. 2019

[9]栽培模式对超级杂交晚稻生长发育和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马国辉,龙继锐,陈敏. 2008

[10]油菜秸秆还田与复合肥配施对花生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饶庆琳,胡廷会,成良强,吕建伟,王军. 2019

[11]油菜秸秆还田对水稻根系、分蘖和产量的影响. 王红妮,王学春,赵长坤,李军,秦俭,龙祖利. 2019

[12]秸秆还田配施化肥对土壤养分及青稞农艺性状、产量的影响. 李施蒙,袁玉婷,南志强,王晋雄. 2024

[13]几种物质对稻米品质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刘建,魏亚凤,徐少安. 2005

[14]苯噻酰草胺·乙氧磺隆防除水稻直播田杂草的效果及对光照和养分的影响. 夏贤格,朱文达,李林. 2016

[15]秸秆覆盖旱作对稻田甲烷排放和水稻产量的影响. 李大明,成艳红,刘满强,秦江涛,焦加国. 2012

[16]盐渍化土壤节水灌溉对水稻产量形成的影响. 刘书起,甄英肖,杜卫军. 1997

[17]水稻主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及防冶对策. . 2005

[18]氮肥施用对水稻产量效益、水体氮素污染影响试验小结. 黄文晔. 2005

[19]几种物质对稻米品质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刘建,魏亚凤,徐少安. 2005

[20]麦稻两季秸秆还田不同施氮量对水稻产量及其产量结构的影响. 杨美英,刘建,魏亚凤,李波.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