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沿海滩涂秸秆还田对大麦生长及土壤质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冲

作者: 刘冲;王茂文;刘兴华;丁海荣;朱小梅;邢锦城;赵宝泉;董静;洪立洲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秸秆还田;大麦;产量;土壤微生物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科学

ISSN: 1002-1302

年卷期: 2015 年 43 卷 07 期

页码: 414-415+42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在苏北沿海滩涂地区,研究了秸秆还田对大麦生长及对土壤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秸秆还田可使大麦产量较对照显著增加,其中4 500 kg/hm2秸秆还田水平下大麦产量较高;(2)秸秆还田条件下,土壤微生物氮、微生物碳含量显著提高,土壤全氮、有机质含量以及土壤呼吸量也随着秸秆还田量的增加而显著提高;(3)秸秆还田量越大,土壤微生物的平均颜色变化率(AWCD)值越大,碳源代谢活性越强。土壤微生物群落物种丰富度指数(H)、物种均匀度指数(E)增大,优势度指数(Ds)值减小。表明高秸秆还田水平的土壤微生物代谢活性高于低水平秸秆还田。

分类号: S512.3

  • 相关文献

[1]秸秆还田对黄土风沙区土壤微生物、酶活性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高日平,赵思华,刁生鹏,高宇,任永峰,赵沛义,袁伟,高学峰. 2019

[2]早稻秸秆还田和减钾对晚稻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黄巧义,黄建凤,黄旭,吴永沛,李苹,付弘婷,唐拴虎,刘一锋,徐培智. 2022

[3]长期施肥大麦生育期双季稻田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动态变化特征. 唐海明,李益锋,肖小平,李微艳,孙耿,程凯凯. 2017

[4]秸秆还田对设施土壤微生物种群数量的影响. 李鑫,池景良,王志学,孙玉禄. 2013

[5]基于Web of Science秸秆还田下土壤微生物研究态势分析. 曾宪楠. 2019

[6]小麦秸秆全量还田下腐熟剂对下茬水稻产量及土壤的影响. 周德平,褚长彬,赵峥,范洁群,吴淑杭. 2018

[7]秸秆还田下的主要产地环境问题及其绿色防控技术. 苏瑶,杨艳华,贾生强,喻曼,陈喜靖,沈阿林. 2019

[8]秸秆配施腐熟剂对土壤细菌群落及养分状况的影响. 黄玲,张自阳,赵若含,郭好娟,张璐瑶,李冰洁,卢奎,武忠伟. 2019

[9]秸秆还田对稻田氮循环微生物及功能基因影响研究进展. 王青霞,陈喜靖,喻曼,沈阿林. 2019

[10]秸秆还田与施肥方式对稻麦轮作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与多样性的影响. 张翰林,白娜玲,郑宪清,李双喜,张娟琴,张海韵,周胜,孙会峰,吕卫光. 2021

[11]保护性耕作与秸秆还田对土壤微生物及其溶磷特性的影响. 范丙全,刘巧玲. 2005

[12]秸秆还田配施化肥与秸秆腐熟剂对玉米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于翠,夏贤格,董朝霞,朱志贤,邹娟,李勇,莫荣利,邓文,胡兴明. 2018

[13]秸秆还田对土壤养分及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董亮,田慎重,王学君,孙泽强,郑东峰,刘盛林,董晓霞,郭洪海,罗加法. 2017

[14]赤子爱胜蚓(Eisenia fetida)对秸秆施入后土壤有机碳和微生物的影响. 姚影,何静,张一,李钰飞,伍玉鹏. 2015

[15]不同秸秆还田模式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杨冬静,谢逸萍,张成玲,马居奎,唐伟,陈晶伟,孙厚俊. 2021

[16]氰氨化钙与秸秆还田协同处理对生菜土传病害防效及土壤质量的影响. 陈利达,石延霞,李磊,柴阿丽,郭宁,范腾飞,谢学文,李宝聚. 2022

[17]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玉米根际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的影响. 于寒,梁烜赫,张玉秋,孙杨,吴春胜,谷岩. 2015

[18]秸秆还田的土壤酶学及微生物学效应研究进展. 裴鹏刚,张均华,朱练峰,禹盛苗,胡志华,金千瑜. 2014

[19]秸秆还田对农田生态环境的影响综述. 龚静静,胡宏祥,朱昌雄,汤咪咪,夏星. 2018

[20]大麦种质耐盐性鉴定及评价. 乔海龙,沈会权,陈健,陶红,臧慧,栾海业,张英虎,陈和.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