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新品种及主栽品种对褐锈病抗性与Bru1基因分子检测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荣跃

作者: 张荣跃;王晓燕;杨昆;单红丽;仓晓燕;李婕;王长秘;尹炯;罗志明;李文凤;黄应昆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甘蔗;主栽品种;褐锈病;抗褐锈病基因Bru1;抗性

期刊名称: 作物学报

ISSN: 0496-3490

年卷期: 2021 年 002 期

页码: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明确近年我国各甘蔗育种单位育成的新品种及各蔗区主栽品种对甘蔗褐锈病的抗性,筛选抗褐锈病优良新品种供生产上推广应用,本研究结合全国甘蔗新品种联合区域试验,选择甘蔗褐锈病高发的云南临沧、云南普洱、云南玉溪和广西宜州蔗区,在田间自然发病下,对我国近年来选育的60个新品种和34个主栽品种进行抗性评价,并对抗褐锈病基因Bru1进行分子检测.结果表明,94个新品种及主栽品种中,66个表现高抗到中抗,占70.21%;28个表现为感病到高感,占29.79%.分子检测结果显示,共54个抗病新品种及主栽品种含有抗褐锈病基因Bru1,频率为57.45%.目前大面积种植的桂糖29号、桂糖44号、德蔗03-83、柳城03-1137、粤糖60号、桂糖46号等主栽品种高度感病,而粤甘48号、福农09-2201、桂糖08-120、柳城09-15、中蔗1号、云蔗08-1609、云瑞10-187、中糖1201等31个新品种抗病性强.建议多雨湿润褐锈病高发蔗区,应加大淘汰感病主栽品种和推广应用抗病新品种力度,以期达到品种合理布局,从根本上控制褐锈病暴发流行,为甘蔗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安全保障.

分类号: S435.661

  • 相关文献

[1]甘蔗优良新品种(系)抗褐锈病基因Bru1的分子检测及自然抗性评价. 李文凤,单红丽,张荣跃,普春华,王晓燕,仓晓燕,尹炯,罗志明,黄应昆. 2017

[2]31份甘蔗野生核心种质资源褐锈病抗性鉴定及Bru1基因的分子检测. 李文凤,王晓燕,黄应昆,张荣跃,单红丽,尹炯,罗志明. 2015

[3]101份中国甘蔗主要育种亲本褐锈病抗性鉴定及Bru1基因的分子检测. 李文凤,王晓燕,黄应昆,张荣跃,单红丽,罗志明,尹炯. 2016

[4]34份甘蔗栽培原种抗褐锈病性鉴定及Bru1基因的分子检测. 李文凤,王晓燕,黄应昆,单红丽,张荣跃,尹炯,罗志明. 2015

[5]复合高效配方药剂对甘蔗褐锈病防控效果评价. 张寒舒,李文凤,单红丽,王晓燕,张荣跃,房超,段婷颖,李泽娟,黄丕忠,黄应昆. 2021

[6]甘蔗抗褐锈病新基因抗感病池构建及SSR多态性引物筛选. 王晓燕,单红丽,张荣跃,仓晓燕,王长秘,李文凤,尹炯,罗志明,黄应昆. 2021

[7]甘蔗抗褐锈病基因与分子标记研究进展. 仓晓燕,黄应昆,李文凤,王晓燕,单红丽,张荣跃. 2016

[8]甘蔗褐锈病菌单管巢式PCR检测体系的建立. 吴伟怀,刘宝慧,鹿鹏鹏,梁艳琼,贺春萍,李锐,易克贤. 2022

[9]甘蔗抗褐锈病基因定位亲本间多态性SSR标记筛选. 单红丽,李文凤,黄应昆,王晓燕,张荣跃,李婕,尹炯,仓晓燕. 2019

[10]贵州马铃薯主栽品种对晚疫病的田间抗性评价. 谈孝凤,金星,袁洁,卢瑶,吴石平,杨光灿,杨盛桂,江健. 2009

[11]黄淮海地区夏玉米灰斑病病原菌鉴定及主栽品种抗性分析. 常佳迎,刘莉,刘树森,石洁,郭宁,张海剑,刘粤阳. 2019

[12]黄淮海地区夏玉米灰斑病病原菌鉴定及主栽品种抗性分析 被引量:1. 常佳迎,刘莉,刘树森,石洁,郭宁,张海剑,刘粤阳. 2019

[13]不同油菜品种对根肿病的抗性分析. 符明联,杨玉珠,李根泽,罗延青,奚俊玉,徐海燕,张晓兰,原小燕,杨卫国. 2011

[14]中国主栽品种对7个白叶枯病菌菌株的抗性分析. 袁筱萍,魏兴华,徐群,王一平,余汉勇,王彩红. 2016

[15]水稻抗病育种研究——Ⅲ.我国主栽品种对若干白叶枯病菌系的抗性分析. 章琦,王春莲,林世成. 1988

[16]江苏省水稻主栽品种对稻瘟病的抗性评价. 刘永锋,陆凡,陈志谊,陈志德,陈毓苓. 2000

[17]湖北省部分水稻主栽品种对稻瘟病、白叶枯病的抗性. 杨小林,陈其志,吕亮,张舒. 2005

[18]甘蔗新品种及主栽品种对甘蔗梢腐病的自然抗性. 单红丽,王晓燕,杨昆,王长秘,仓晓燕,黄应昆. 2021

[19]广西甘蔗主栽品种梢腐病田间抗性初步评价. 陈奕,孙海军,李毅杰,段维兴,周主贵,张木清,林善海. 2016

[20]甘蔗主栽品种宿根矮化病调查及病原检测. 张荣跃,黄应昆,李文凤,罗志明,申科,王晓燕,尹炯,单红丽.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