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曲病菌分离技术、培养条件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明霞

作者: 刘明霞;秦姝;李颖;王疏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稻曲病;稻曲病菌;分离方法;培养条件

期刊名称: 辽宁农业科学

ISSN: 1002-1728

年卷期: 2009 年 06 期

页码: 20-22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采用组织分离法、厚垣孢子悬液法、菌核萌发法对稻曲病菌进行分离,对不同培养条件下稻曲病菌的生长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种分离方法均可以分离到稻曲病菌。其中厚垣孢子悬液法分离成功率最低,只有5.3%,其次组织分离法分离成功率为8.5%,菌核萌发法分离成功率最高,可达92.3%。供试的8种培养基中,以胁本哲氏培养基最适于病原菌生长,生长速率为1.15 mm/d;15~35℃菌丝均能生长,25~30℃下菌丝生长速率明显大于其他温度处理;pH值3~10菌丝均可生长,最适pH值为6。

分类号: S435.111.4

  • 相关文献

[1]稻曲病菌菌核降解微生物的筛选与作用机制分析. 李丹阳,邓启得,雍明丽,王华,赖朝辉,陈宏明,何文苗,胡东维. 2016

[2]丁香酚和香芹酚对稻曲病菌的抑菌作用及田间防效评价. 胡政,范楷,于伊楠,尤佳琪,王欣艺,郭大凯,黄晴雯,孟佳佳,郭文博,聂冬霞,韩铮. 2023

[3]稻曲病菌分生孢子的生物学研究. 张君成,张炳欣,陈志谊,刘永锋,陆凡. 2003

[4]稻曲病菌UV-2菌株细菌人工染色体文库构建及分析. 王晓明,王革娇,罗朝喜,谭新球,罗美中. 2013

[5]稻曲病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黄蓉,胡建坤,李保同,刘永锋,潘夏艳,曹慧娟,黄瑞荣. 2022

[6]基于RAPD标记的福建省稻曲病菌遗传多样性分析. 杨秀娟,王舒婷,姚锦爱,杜宜新,陈福如. 2011

[7]水稻稻曲病菌单孢分离技术及分生孢子培养条件优化. 何海永,陈小均,杨学辉,吴石平,王莉爽,Sopone Wongkaew,袁洁. 2011

[8]稻曲病病原菌分离技术及培养条件初步研究. 季宏平. 2001

[9]红壤旱地和水田土壤用量对线虫分离效果的影响. 王楠,陈小云,刘满强,李大明,王明伟. 2015

[10]高山草甸土壤放线菌分离方法研究. 盛海彦,李松龄,杨改河,冯永忠,曹广民. 2008

[11]塔里木马鹿腔前卵泡分离方法比较. 汪建红,陈静波,海丽且木. 2012

[12]分离小麦麦谷蛋白亚基的几个关键因素研究. 李春燕,张翠绵,柴建芳,秘彩莉,马秀英,赵和,吕孟雨,周硕,董福双,刘永伟,杨帆,王海波. 2019

[13]鸡胚来源的外泌体不同提取方法比较. 李莹,瞿浩,何静怡,刘天飞,王劼,王艳,舒鼎铭,罗成龙. 2020

[14]一种准确测定土壤根结线虫种群数量的方法. 李秀花,耿亚玲,马娟,高波,王容燕,陈书龙. 2016

[15]白叶枯病菌胞内蛋白的提取及电泳分离方法的构建. 于海天,阿新祥,刘自单,张恩来,汤翠凤. 2015

[16]柑桔溃疡病菌的分离研究. 姚廷山,周常勇. 2009

[17]基因组微卫星DNA位点的分离方法及其在水产动物中的应用. 李莉好,喻达辉. 2006

[18]植物基因分离方法及其评述. 江树业,陈启锋,方宣钧,李维明,吴为人. 2000

[19]类黄酮主要检测方法比较分析. 李萍,聂继云,李静. 2010

[20]黑水虻养殖虫料分离方法及设备的研究进展. 宋瑜,叶小梅,孔祥平,郭亭,王聪,王莉,朱飞,杜静.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