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西藏耐低温菌群的秸秆生物反应堆应用效果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文哲

作者: 刘文哲;于皓然;关法春;郭永刚;时君友;王明明;李晓峰;祝延立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耐低温;微生物;秸秆生物反应堆;温室

期刊名称: 东北农业科学

ISSN:

年卷期: 2023 年 005 期

页码: 136-13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明确基于高原耐低温菌群的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的应用效果,本文通过对比分析方法,研究秸秆生物反应堆处理下的温室温度和油麦菜生长状况。结果表明:在试验期间,秸秆生物反应堆温度始终50℃以上,生物反应堆放热提高了反应堆处理(SY)处理温室内温度,在试验期内9:00和21:00的SY处理温室内温度提升效果明显,平均温度分别比对照增加2.45℃和1.95℃,9:00和21:00的SY处理温室内最低温度分别是CK的5.86倍和1.5倍,处理间差异分别呈极显著水平(P<0.01)和显著水平(P<0.05),但在15:00,处理间温度差异不明显。SY处理温室内最低温度的升高,改善了油麦菜的生长状况,其功能叶叶长、叶片数、株高和单株鲜重、干重等指标均极显著高于对照(P<0.01)。因此,基于高原耐低温菌群的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对温室油麦菜生产中的增温和增产效果明显,这为高寒地区冬季温室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的推广提供生产依据。

分类号: S216

  • 相关文献

[1]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在寒地温室黄瓜种植中的应用. 郑逢琪,李清泉,刘宏宇,李新,葛明鑫,崔丽,刘海丽,王宇先. 2013

[2]温室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的研究及利用. 付乃旭. 2013

[3]基于鸡粪堆肥处理的高寒地区冬季温室生物发酵技术. 王将旭,鹿鑫,张云影,闫秋良,关晶晶,刘歆,刘洪亮,侯国喜,李平. 2020

[4]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对设施茄果类蔬菜生长及棚内环境因子的影响. 顾俊荣,杨代凤,董明辉,刘腾飞,邓金花,陆皓茜,钱辉. 2015

[5]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的基础理论及应用效果. 王帅,程晋,王福义,任桂君,刘琳. 2013

[6]圆盘式秸秆颗粒掩埋机的设计. 刘欣,张旭,尤晓东,李海龙,班春华,刘琳. 2014

[7]外置式与内置式秸秆生物反应堆对番茄生长及光合性能的影响. 卞中华,王玉,胡晓辉,邹志荣,张静,燕飞. 2013

[8]秸秆生物反应堆对水果黄瓜根系及茎的影响. 石英,姜晓艳,王德云. 2014

[9]地埋式秸秆生物反应堆对草莓生产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叶静,翁丽青,邹平,田雁榕,林辉,符长焕,符建荣,马军伟. 2020

[10]内置式秸秆反应堆对日光温室番茄和黄瓜生长的影响. 田福发,陈立昶,姜若勇,张丽丽,王夏雯,周玲玲. 2013

[11]早春大棚番茄行下内置式秸秆生物反应堆栽培技术. 王娟,陈立新,刘力勇,谭巍,赵丹,孟雪娇. 2023

[12]不同种类秸秆生物反应堆对西葫芦环境因子和产量的影响. 张黎杰,周玲玲,姜若勇,田福发. 2016

[13]秸秆生物反应堆对日光温室黄瓜生育环境及产量的影响. 郭敬华,石琳琪,董灵迪,焦永刚,葛春?,魏文亮. 2009

[14]日光温室越冬黄瓜新品种津优30号的选育. 马德华,李淑菊,霍振荣,庞金安,吕淑珍. 2002

[15]冬春茬温室黄瓜新品种津优20号的选育. 马德华,李淑菊,霍振荣,庞金安,吕淑珍. 2002

[16]鲤EST标记与耐低温性状的相关性分析及定位. 常玉梅,高国强,徐丽华,刘金亮,刘春雷,梁利群. 2010

[17]不同瓠瓜品种耐低温能力初探. 邵美红,李国景,戴丹丽. 2001

[18]OsbHLH1基因过表达载体构建及转化水稻研究. 罗伯祥,邓力华,陈芬,陈受宜,李文彬,肖国樱. 2009

[19]不同辣椒品种耐低温性综合评价. 赵恒栋,李明,王怀栋,杨志刚,马生碧. 2015

[20]转OsbHLH1和Bar基因水稻及相关特性分析. 罗伯祥,肖自友,肖国樱.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