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抗旱基因调控机制及其分子育种利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莉

作者: 王莉;钱前;张光恒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水稻;抗旱基因;调控机理;分子育种

期刊名称: 分子植物育种

ISSN: 1672-416X

年卷期: 2014 年 12 卷 05 期

页码: 1027-103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稻米是中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多途径提高水稻单产和稻米总量,对解决我国粮食安全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如何解决日益增长的水稻总产需求和干旱缺水环境之间的矛盾是中国21世纪将面临的最严重的粮食问题之一。本文从水稻抗旱种质资源及耐旱基因的功能角度出发,对抗旱育种的种质资源,耐(抗)旱基因调控机理及其分子育种应用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综合分析认为,水稻抗旱特性调控基因主要包括功能基因和调节基因两大类:功能基因的调控作用主要表现在蛋白酶的调节、糖类物质积累、渗透调节、有毒物质降解和水稻细胞机构调节等五个方面;而调节基因则主要参与编码信号转导相关的信号因子和响应胁迫的转录因子家族。这些基因的克隆为水稻抗旱性研究和抗旱育种奠定了理论基础。此外,中国抗旱分子育种还处于起始阶段,受种植区域、生产成本、稻米品质及病虫害抗性等方面影响,旱稻推广面积偏小。在中国转基因水稻尚未全面放开背景下,目前转基因旱稻品种选育和技术研究还处于技术储备层面。在现阶段抗旱育种实践重点是提高旱稻育种效率和选育技术创新,同时兼顾高产、抗病虫害农艺特性,结合分子技术聚合或导入外源抗旱基因,选育高产、耐旱、优质旱稻品种,充分挖掘旱稻增产潜力。这将为我国缓和粮食生产与淡水资源缺乏之间的矛盾提供新思路,为确保我国粮食安全、调整优化农业结构、促进节水农业持续发展开辟一条新途径。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水稻抗旱相关功能基因的克隆及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韩明珍,王静,赵均良,周玲艳,马雅美. 2024

[2]水稻等基因导入系构建与分子技术育种. 罗利军. 2005

[3]早中晚兼用型广适性优质稻新品种黄华占的选育及其应用研究. 周少川,李宏,黄道强,卢德城,李康活,周德贵,赖穗春,王志东. 2010

[4]我国水稻分子育种研究进展. 朱义旺,林雅容,陈亮. 2016

[5]未来水稻育种新理念. 李艳萍. 2005

[6]高分辨熔解曲线基因分型技术及其在水稻分子育种中的应用. 顾建强. 2019

[7]水稻耐高温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刘静妍,闫双勇,张融雪,孙林静,孙玥. 2020

[8]分子标记辅助选育抗稻瘟病水稻新品种'铁粳16'. 马作斌,赵家铭,崔月峰,王桂艳,王丽丽,王健,黄文佳,卢铁钢,王俊茹,郑文静,孙国才. 2021

[9]水稻耐低温研究重要进展. 刘静妍,闫双勇,张融雪,苏京平,孙玥,孙林静. 2020

[10]紧跟世界科技发展前沿,水稻分子育种初见成效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分子育种进展. 刘斌. 2020

[11]基于ASP.NET的水稻分子育种信息平台管理系统. 鄂志国,庄杰云,钱前,王磊. 2009

[12]以水稻“云恢290”为背景的导入系的构建及筛选鉴定. 辜琼瑶,卢义宣,谭春艳,李华慧,李自超,刘晓利,奎丽梅,郭咏梅,张竹仙. 2007

[13]水稻稻瘟病抗性基因及其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研究进展. 李瑶,聂元元,蔡耀辉,颜满莲,毛凌华,李永辉,卢明,李名迪. 2011

[14]农业生物技术及其产业-中国水稻分子育种的新机遇. 翁建峰,苏宁,万建民. 2009

[15]水稻耐冷QTL定位的比较分析. 杨梯丰,张少红,赵均良,黄章慧,张桂权. 2015

[16]水稻耐盐性的遗传和分子育种的研究进展. 胡时开,陶红剑,钱前,郭龙彪. 2010

[17]水稻抗稻瘟病基因资源与分子育种策略. 郝鲲,马建,程治军,王帅,赵沙沙,王久林,王洁,赵志超,雷财林. 2013

[18]水稻'越光'品种的"前世今生". 王伍梅,王辉,张效忠,杜士云. 2021

[19]水稻耐冷性QTL分析研究进展. 李小湘,刘文强. 2011

[20]水稻白叶枯病抗性基因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陈洛,朱稳,李雯慧,赵均良,周玲艳,杨武.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