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品种"紫娟"及其诱变后代遗传多样性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陈春林

作者: 陈春林;田易萍;邓少春;徐丕忠;仝佳音;尚卫琼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紫娟”;诱变;后代;遗传多样性

期刊名称: 西南农业学报

ISSN: 1001-4829

年卷期: 2021 年 010 期

页码: 2108-211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探明茶树品种"紫娟"及诱变后代的遗传多样性。【方法】对选定的"紫娟"及"紫娟"诱变后代材料开展植物学性状调查、生化成分分析及EST-SSR标记研究。【结果】通过植物性状调查,有15份材料芽叶色泽与"紫娟"相近,成熟叶片的叶形只有2份材料与"紫娟"相同,为披针形,其余的为椭圆形或长椭圆形;叶色与"紫娟"相同的有9份材料,都为紫绿色,有7份材料叶色为黄绿色;春、夏两季生化成分的变异系数最高的为花青素,春季达到72.16%,夏季达到77.86%,花青素含量变化夏季大于春季;通过微卫星标记,共检测出165个等位基因,平均等位基因数为7.5个,有效等位基因数为2.562,Shannon信息指数为0.997,多态性信息含量为0.492,观测杂合度为0.629,期望杂合度为0.565。【结论】无论从性状、生理生化还是微卫星标记分析,"紫娟"的诱变后代都具有较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分类号: S571.1

  • 相关文献

[1]特异茶树品种“紫娟”不同茶产品主要化学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分析. 吕海鹏,梁名志,张悦,王立波,林智. 2016

[2]“紫娟”茶中的EGCG3"Me成分研究. 吕海鹏,杨停,梁名志,王立波,张悦. 2014

[3]秋子梨杂种后代叶片性状的遗传倾向研究. 刘畅,张经常,唐斯旸,黄烁,冯章丽,卜海东,顾广军,张武杰,于文全,刘延杰,叶万军. 2019

[4]花粉管通道法转基因棉花后代特性的研究. 马盾,黄乐平,周小云,陈勋基. 2007

[5]早熟黄桃新品种-锦香的选育. 叶正文. 2005

[6]妊娠期母体的营养调控与后代健康. 张帆,刁其玉. 2016

[7]黑肩绿盲蝽成虫取食植物花后对下一代生长和捕食能力的影响. 朱平阳,盛仙俏,方德华,陈桂华,Kongluen Heong,吕仲贤. 2013

[8]远缘杂交草莓后代花粉特性研究. 史芳芳,庞夫花,汪泉. 2016

[9]苹果梨及其后代果实香气成分的GC-MC分析. 闫兴凯,赵滢,卢明艳,武春昊,张茂君,王强. 2022

[10]硒对母猪氧化应激及其后代抗氧化能力的营养调控研究. 赵金波,高圣玥,宋岩,王佳辉,唐玲玲,张智慧,李伟,李梦姝. 2021

[11]水稻原生质体再生植株及后代的性状表现. 佘建明,周邗扬,陆维忠,吴鹤鸣,李向辉,孙勇如. 1990

[12]植物分子育种的后代选择与利用. 王晓丹,王黎明,焦少杰,姜艳喜,苏德峰,严洪冬,孙广全. 2009

[13]花粉管通道法转基因棉花后代的遗传特性. 马盾,周小云,黄乐平. 2008

[14]方正银鲫雌核发育后代肌肉营养成分与异源父本的比较. 郁桐炳,尤洋,殷季融. 2004

[15]稻瘟病菌五个杂交组合后代菌株的致病性分离. 李成云,陈琼珠,陈宗麒,罗朝喜,林长生,内藤秀树. 1997

[16]超声波诱变筛选虾青素高产菌株. 刘艳,李佳,冯印. 2013

[17]离子注入诱变育种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应用进展. 李万云,李培夫. 2007

[18]航天诱变育种技术在作物育种上的应用. 李培夫. 2006

[19]发酵木糖高产乙醇树干毕赤酵母菌株的Co~(60)诱变选育. 陈东,芦志龙,陆琦,张穗生,黄日波. 2014

[20]诱变蜡状芽孢杆菌产磷脂酶C的研究. 宋玉卿,王彤,李丹,闫世长,于殿宇,张康逸,王俊国.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