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新品种强盛1号的选育与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徐青松
作者: 徐青松;徐劲松;武岩军;骈跃斌;刘虹;武旭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杂交种;强盛1号;特征特性;栽培技术;品种选育
期刊名称: 玉米科学
ISSN: 1005-0906
年卷期: 2006 年 14 卷 03 期
页码: 68-6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强盛1号玉米杂交种是由山西省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于1996年以盛系912玉米自交系为母本,922玉米自交系为父本杂交组配而成的。该品种增产潜力大,适应性广,生物产量高,活秆成熟。具有抗各种病害、抗倒伏、抗旱性强和品质好等特点,种植密度为42000株/hm2,平均产量10549.5kg/hm2。在华北春播130d。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玉米新品种勤玉58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黄益勤,张士龙,贺正华,田甫焕,魏昌松,杜何为,杨园园. 2018
[2]高产优质玉米新品种沃玉3号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程宏,郑联寿. 2013
[3]晋单42玉米杂交种的选育报告. 徐青松. 2004
[4]玉米新品种鄂科玉1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张士龙,贺正华,杜何为,焦春海,舒军,黄益勤. 2019
[5]矮秆大穗型玉米新品种劲单3号. 张采波,刘长波,张书亚,陈香颖,余庭跃,张玮,文守云. 2022
[6]杂交玉米新品种Q玉7号的选育. 张采波,余庭跃,张玮,文守云. 2017
[7]玉米新品种劲单9号的选育. 张采波,张书亚,余庭跃,张玮,文守云. 2023
[8]早熟玉米杂交种原单20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荆绍凌,范运会,窦锦凤,吴桂波,李铭晖. 2000
[9]玉米新杂交种陇单9号的选育及相关技术. 寇思荣,何海军,周玉乾,刘忠祥,王晓娟,杨彦忠,李志明,连晓荣. 2013
[10]玉米杂交种绥玉5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曹天昌,张学书,田宏祥,王涛. 2000
[11]高蛋白玉米新品种Q玉518的选育. 张采波,余庭跃,文守云,张玮. 2019
[12]高产、优质、多抗玉米新品种辽单452号的选育. 杨镇,李刚,刘晓丽,王金艳,那桂秋. 2009
[13]玉米新品种奥美11选育经过及栽培技术. 王国平,郑向阳,韩青成,崔红哲. 2018
[14]玉米杂交种鲁单9032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张发军,孟昭东,丁照华,孙琦,穆春华,李文才,汪黎明,郭庆法. 2008
[15]优质高产糯玉米新品种吉农糯7号选育报告. 代秀云,董亚琳. 2014
[16]高产优质早籼浙103的选育与应用. 俞法明,吴伟,金庆生,王玉祥,程渭树,严文潮. 2005
[17]优质高产中熟中粳稻徐稻9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丁成伟,王健康,郭荣良,吴玉玲,徐家安,王友霜,胡婷婷,赵轶鹏,何弯弯. 2018
[18]优质、高产棉花新品种中棉9001选育及栽培技术. 王宁,王宁,石建斌,许庆华,周红,严根土. 2021
[19]杜鹃花新品种‘蝶舞’的选育及露地栽培应用技术. 刘晓青,苏家乐,李畅,何丽斯,肖政. 2018
[20]高产高糖耐逆甘蔗新品种黔糖8号的选育与应用. 雷朝云,雷石富,谢惠珏,饶萍,雷静,班秀芝.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催枯剂敌草快对油菜脱水效率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作者:唐浩蓝;张金盔;丁晓雨;孙科;程勇;徐劲松;许本波;张学昆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产量;敌草快;脱水;机收减损
-
气候变暖对冬油菜产量、品质及重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作者:陈于婷;丁晓雨;许本波;张学昆;徐劲松;殷艳
关键词:油菜;产量;降雨量;渍害;气温;农艺性状;气候变暖
-
播种期降水偏多对油菜重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作者:何泽威;丁晓雨;徐劲松;叶鹏;贺继奎;程勇;许本波;张学昆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降雨量;渍害;温度;减产;农艺性状
-
长江流域冬油菜品种产量构成及育种策略分析
作者:黄郢;赵培森;谢伶俐;徐劲松;程勇;张学昆;许本波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产量构成;育种策略;相关分析;通径分析
-
油菜对超高密度直播的响应与产量构成性状分析
作者:贺继奎;程勇;何泽威;丁晓雨;叶鹏;许本波;徐劲松;张学昆
关键词:油菜;密度;播种量;产量;回归分析;通径分析
-
14-羟基芸苔素甾醇生长调节剂对油菜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作者:何永强;张金盔;徐劲松;丁晓雨;程勇;许本波;张学昆
关键词:油菜;种子处理;植物生长调节剂;14-羟基芸苔素甾醇;生长;抗虫性;产量
-
不同穗型品种与移栽密度对再生稻产量形成的影响
作者:邹丹;唐启源;刘龙生;毛瑞清;郑华斌;旷娜;张明;刘虹
关键词:移栽密度;品种类型;再生稻;产量;干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