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粮食安全状况及主要粮食供需关系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高利伟
作者: 高利伟;徐增让;成升魁;许世卫;张宪洲;余成群;孙维;武俊喜;曲云鹤;马杰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粮食;食物安全;食物消费;食物生产;西藏地区
期刊名称: 自然资源学报
ISSN: 1000-3037
年卷期: 2017 年 06 期
页码: 951-96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 CSSCI
摘要: 西藏粮食安全事关当地的长治久安以及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论文基于2010年农户层面的食物消费调研数据,并且结合粮食市场调研、粮食加工企业调研以及政府部门调研数据等,在研究西藏粮食生产和消费基础之上,重点分析了西藏主要粮食(青稞、小麦和水稻)供应和需求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全区粮食供应数量较高,特别是外地调入粮食供给能力不断增强,提高了西藏粮食安全保障程度。2010年全区主要粮食生产为85.09万t,而家庭层面主要粮食消费为88.81万t,粮食生产和消费基本持平;但是考虑到本地粮食消费比重为60.8%,2010年本地粮食消费只有54.0万t。从整个西藏地区来看,虽然西藏地区粮食供应已经大于其需求(西藏地区三大粮食作物总供应146.3万t,而总需求超过95.9万t,供应为需求的1.5倍),但是从不同地区来看,区域之间的粮食供需差别非常大,尤其是藏北牧区(主要是那曲地区),粮食缺口比较大,未来需要加强藏北地区粮食的供给力度,提升其粮食安全的保障能力。随着内地粮食进藏数量和种类不断增加,未来需要进一步转变粮食购销体制系统,把粮食生产者(即农民)考虑在粮食流通市场之内,进一步加强和重视西藏粮食生产者在粮食流通中所发挥的作用,从而增加西藏农村地区家庭中余粮流通,增加青稞特色产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
分类号: F326.11
- 相关文献
[1]我国全面小康时期食物结构目标分析. 许世卫. 2009
[2]全面小康时期食物结构目标分析. 许世卫. 2008
[3]中国食物消费与浪费分析. 许世卫. 2005
[4]谷物中潜在的污染物、食品安全体系的建立与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展望. 白清云. 2004
[5]南方草地农业模式及潜力. 李向林,任继周. 2009
[6]基于食物当量的中国居民食物消费变化. 高晶,唐增. 2018
[7]大陆和台湾地区居民食物消费变迁的比较分析. 刘莉,赵一夫. 2016
[8]论食物安全与绿色食品发展. 屈宝香. 2001
[9]中国台湾地区食物消费变化特征及对大陆的启示. 刘莉,赵一夫. 2015
[10]我国居民主要食物的食用消费研究. 王川. 2006
[11]20世纪中国食物安全与农业经济的变迁. 王东阳,曹甲伟,黄旭锋. 2002
[12]以食物系统保证食物(含粮食)安全——实行草地农业,全面发展食物系统生产潜力. 任继周,南志标,林慧龙. 2005
[13]实现《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14-2020年)》发展目标的思考. 郭燕枝,孙君茂. 2016
[14]市场经济与区域食物生产布局. 梁振华. 2000
[15]西藏地区燕麦与箭筈豌豆不同混播比例对牧草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李佶恺,孙涛,旺扎,李洪影,崔国文. 2011
[16]西藏地区农村生物质能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探讨. 张驰,李宝海,周建设,潘瑛子,龚君华,陈美群. 2013
[17]西藏地区不同粒色青稞多酚及花青素含量分析. 王姗姗,刘小娇,胡赟,靳玉龙,白婷,朱明霞,张玉红. 2020
[18]西藏地区奶牛养殖存在问题及提高产奶量措施. 索朗曲吉,赵丽,李斌,次仁罗布,旦增洛桑,扎西央吉,达瓦,巴桑珠扎. 2020
[19]西藏地区农业科研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程芳. 2018
[20]西藏地区土壤盐渍化研究进展. 潘崇双,刘青海,李继荣,黄利英,邱城.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农产品市场监测预警深度学习智能预测方法
作者:许世卫;李乾川;栾汝朋;庄家煜;刘佳佳;熊露
关键词:监测预警;深度学习;生产量预测;消费量预测;价格预测;生成对抗与残差网络协同生产量模型;变分自编码器岭回归消费预测模型;自适应变换器价格预测模型
-
2022年牛奶市场形势回顾及2023年展望
作者:刘佳佳;许世卫;李干琼;祝文琪;杨祯妮
关键词:牛奶;奶业;市场形势;展望
-
藏北两个临近不同高寒草地碳通量对气候条件的响应
作者:徐玲玲;牛犇;张宪洲;何永涛;石培礼;宗宁;武建双;王向涛
关键词:碳循环;高寒草地;气候;敏感性;藏北高原
-
美国营养项目对中国大豆消费的启示
作者:王禹;李干琼;许世卫;张永恩;李灯华
关键词:农业项目支持政策;营养项目;消费结构;消费补贴;大豆消费
-
基于气象因素的玉米单产堆栈集成学习建模与预测
作者:李乾川;许世卫;张永恩;庄家煜;李灯华;刘保花;朱之洵;刘浩
关键词:玉米气象单产;集成学习;单产估测;县级数据;特征重要性
-
中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分析及展望
作者:李灯华;许世卫;李干琼;王禹
关键词:农业农村信息化;智慧农业;数字乡村;信息技术;展望
-
氮肥施用和秸秆还田对东北地区褐土稳定性有机碳的影响
作者:黄磊;张然;陈雅丽;牛翠云;翁莉萍;马杰;李永涛;张哲
关键词:氮肥;秸秆;褐土;稳定性有机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