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姜黑土地区夏玉米的产量潜力及配套技术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曹承富

作者: 曹承富;徐素琴;汪芝寿;孔令聪;张习奇;郝桂林;王金才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砂姜黑土;夏玉米;掖单19;产量潜力;配套技术

期刊名称: 安徽农业科学

ISSN: 0517-6611

年卷期: 1999 年 01 期

页码: 17-19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针对淮北砂姜黑土地区夏玉米的生育特点,研究了播期、密度及氮素与掖单19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6月10日播种,产量可达10564.5kg/hm2。主要措施为密度要达到74235株/hm2,氮素306kg/hm2。随播期推迟,产量会直线下降,明确了该区夏玉米显著减产的临界播期在6月20日。氮素施量和密度与产量均呈二次抛物线关系。单株穗三叶面积与穗粒重呈显著正相关。

分类号: S513.04

  • 相关文献

[1]基于Hybrid-Maize模型的河北省山前平原夏玉米产量潜力评价. 贾良良,孙彦铭,王锡平,孙宏勇,黄少辉,刘学彤,杨云马. 2020

[2]河北夏玉米产量潜力、产量差与氮肥效率差分析. 黄少辉,杨云马,刘克桐,孙彦铭,贾良良. 2016

[3]淮北平原吨粮田建设的技术研究与效益分析. 孔令聪,汪芝寿,曹承富. 1996

[4]砂姜黑土耕作深度对夏玉米物质积累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赵亚丽,赵亚丽,李娜,穆心愿,程思贤,刘天学,刘卫玲,吴健,杨丽,李潮海. 2021

[5]深松(耕)时期与方式对砂姜黑土耕层养分和冬小麦、夏玉米产量的影响. 刘卫玲,刘卫玲,程思贤,李娜,吴健,杨丽,李潮海,赵亚丽. 2020

[6]砂姜黑土区小麦玉米秸秆全量还田对玉米抗倒性能的影响. 沈学善,李金才,屈会娟,魏凤珍,张一,武文明. 2011

[7]玉米产量潜力及超高产物质积累途径优化分析方法. 王存凯,陈鹏飞,陶洪斌,孟祥盟,刘慧涛,刘武仁,王璞,廖树华. 2014

[8]从贵州省杂交水稻的产量潜力看粮食安全. 黄宗洪. 2007

[9]大豆产量相关性状与产量关系的研究进展. 宋书宏,赵亚玲,王萍,河锺明. 2006

[10]同源四倍体籼粳亚种间杂种第一代的产量潜力研究. 李新奇,李玉峰. 2011

[11]水稻植株对稻田甲烷排放影响的研究进展. 田婷,张青,蒋华伟,靖晶,姜红卫,李欣,江君,徐君. 2017

[12]水稻超高产潜力鉴定重要农艺性状因子分析. 陈庭木,王多明,方兆伟,秦德荣,樊继伟,吕孝财,徐大勇. 2013

[13]作物品种产量潜力研究概况. 管建慧,郭新宇,刘克礼. 2007

[14]亚热带和温带生态条件下籼稻品种产量潜力评价. 李贵勇,袁平荣,Kwak Kang-Su,杨天梅,吕宏斌,杨从党. 2010

[15]中韩粳稻品种产量潜力评价. 李贵勇,杨从党,袁平荣,周能,李本逊,卢义宣. 2009

[16]谷子新品种长农44产量潜力、耐旱性、抗逆性分析与应用实践. 李齐霞,郭二虎,李中青,祁丽婷,王敏,王瑞,孙万荣. 2018

[17]密植是挖掘大豆产量潜力的重要栽培途径. 尹阳阳,徐彩龙,宋雯雯,胡水秀,吴存祥. 2019

[18]第3代杂交水稻育种技术策略探讨. 李新奇,黄群策. 2020

[19]云南机插籼稻品种产量潜力分析. 李贵勇,朱海平,夏琼梅,龙瑞平,邓安凤,叶进华,候永顺,杨从党. 2020

[20]豌豆优异品种产量潜力和生态适应性评价. 刘芳玉,郭高球,冯钦华,唐代艳,郭英,杨俊品,刘莹. 199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