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秸秆还田量和氮肥配施对玉米田土壤CO2排放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武开阔

作者: 武开阔;张哲;武志杰;冯良山;宫平;白伟;冯晨;张丽莉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土壤CO2排放;玉米秸秆;氮肥;溶解性有机碳;微生物生物量碳;黑土地

期刊名称: 应用生态学报

ISSN: 1001-9332

年卷期: 2022 年 33 卷 003 期

页码: 664-67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探讨不同秸秆还田量和氮肥量配施对辽西北半干旱区玉米田土壤CO2排放的影响,可为固碳减排和黑土地保护计划的实施提供理论支撑.本试验主区设置3个秸秆还田水平,分别为3000(S1)、6000(S2)和9000 kg·hm-2(S3,秸秆全量还田);副区设置3个氮肥施用水平,分别为105(N1)、210(N2,常规施氮量)和420 kg N·hm-2(N3),另设置不施氮肥不添加秸秆的对照处理(CK),共10个处理.采集定位试验4年后玉米田间土壤,通过培养试验,探究不同处理对玉米田土壤CO2排放的影响及CO2排放与土壤溶解性有机碳(DOC)和微生物生物量碳(MBC)的关系.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和氮肥施用均会促进玉米田土壤CO2排放,并随秸秆还田量和施氮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其中氮肥施用是促进玉米田土壤CO2排放的最主要因素;秸秆还田与氮肥配施通过促进微生物生物量增加并加剧DOC消耗来促进玉米田土壤CO2排放;MBC和DOC含量显著刺激玉米田土壤CO2排放,且主要受两者培养前期含量的影响.从保障秸秆还田培肥地力同时减少CO2排放的角度考虑,210 kgN·hm-2常规施氮量与6000 kg·hm-2秸秆还田配合施用(N2S2)是本试验条件下辽西北半干旱区最有潜力的田间施肥模式.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