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切果蔬保鲜技术的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超
作者: 李超;冯志宏;陈会燕;王春生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鲜切果蔬;品质;褐变;保鲜技术
期刊名称: 保鲜与加工
ISSN: 1009-6221
年卷期: 2010 年 10 卷 01 期
页码: 9-12
摘要: 从温度、微生物、营养物质流失等方面分析了影响鲜切果蔬品质的若干因素,概述了目前国内外鲜切果蔬物理保鲜技术、化学保鲜技术、生物保鲜技术的研究进展。
分类号: TS255.3
- 相关文献
[1]壳聚糖涂膜保鲜心里美萝卜的研究. 王璐,江英,赵晓燕,张超,马跃. 2016
[2]克新一号马铃薯鲜切保鲜技术研究. 刘丽,徐洪岩,姜俊凤. 2018
[3]鲜切莲藕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钟巧玲,郜海燕,陈杭君,吴伟杰,刘瑞玲. 2017
[4]高压处理对鲜切果蔬品质与微生物影响的研究进展. 张学杰,叶志华. 2014
[5]脉冲强光技术在鲜切果蔬保鲜加工中应用研究进展. 叶磊,郜海燕,周拥军,陈杭君,陶菲. 2014
[6]不同保鲜处理对名优绿茶品质的影响. 罗显扬,张正秋,屠幼英,吴媛媛. 2013
[7]虾产品低温贮藏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陈胜军,陶飞燕,潘创,马海霞,杨少玲,李春生,魏涯. 2020
[8]保鲜纸处理改善采后火龙果贮藏品质的研究. 黄顺官,黄月婷,唐杰,谢祖强,冯小青,伍冠全. 2023
[9]天麻品质及贮藏保鲜研究进展. 贾莉莉,颉敏华,吴小华,陈柏,魏丽娟,王学喜. 2025
[10]褪黑素浓度对草莓果实采后品质的影响. 吴夏明,戴宏芬,杨敏,周陈平,邝瑞彬,刘传和,贺涵,徐泽,魏岳荣. 2025
[11]氯化钙和抗坏血酸处理对鲜切苹果品质和褐变的影响. 杨巍,刘晶,吕春晶,王杰,张素敏. 2010
[12]臭氧水处理对抑制鲜切马铃薯褐变的影响. 董成虎,纪海鹏,张慧杰,高元惠,贾凝,张娜,张晓军,陈存坤,于晋泽. 2019
[13]冰温贮藏结合1-MCP对'红玛瑙'樱桃保鲜效果的影响. 聂国伟,冯志宏,高振峰,焦旋. 2020
[14]贮藏温度对"保研-7号"红毛丹果皮褐变及果肉品质的影响. 林玉钦,邓浩,冯建成,万祝宁,朱文靖,张容鹄. 2020
[15]鲜切苹果冷藏期间品质与褐变生理变化关系. 郭丹,韩英群,魏鑫,郝义. 2020
[16]不同气体组分对采后园黄梨果心褐变和品质的影响. 丁丹丹,王文辉,王志华,姜云斌,佟伟. 2013
[17]气调包装技术在鲜切肉苁蓉保鲜中的应用. 路帆,李宏业,殷贝贝,刘清竹,梁佳睿,过利敏,杨帆,吴斌. 2023
[18]γ-氨基丁酸对双孢蘑菇贮藏品质的影响. 李静,李顺峰,刘丽娜,高帅平,王安建,田广瑞. 2018
[19]低温贮藏对鲜切杏鲍菇商品性状的影响. 苏哲,赵爽,谷彤彤,荣成博,刘宇. 2019
[20]薄膜包装和乙烯吸收剂对黑宝石李贮藏品质和褐变的影响. 及华,关军锋,冯云霄,李丽梅,孙玉龙.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西北春麦区试品种稳定性及适应性综合评价
作者:王春生;赵准;夏建强;时佳;高新;王重;张跃强
关键词:AMMI模型;GGE双标图;春小麦;稳定性;适应性
-
和田羊FecB基因多态性与产羔数及生长性状关联分析
作者:杨存明;田可川;张文浩;刘黎;阿布力克木·阿地力;李雪;梁贵晨;赵志文;李超;高伟;黄锡霞;田月珍
关键词:和田羊;FecB;产羔数;生长性状
-
不同芯片密度对华西牛重要经济性状基因组评估准确性的影响
作者:王元清;王泽昭;朱波;陈燕;徐凌洋;张路培;高会江;李超;李俊雅;高雪
关键词:华西牛;基因组选择;标记密度;育种芯片;中国肉牛基因组选择指数
-
家畜日本血吸虫病流行病学特征与防控策略
作者:孙学强;朱传刚;孙荣钊;李超;甄岳;张志;李彦;马帅;尹斐斐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病;流行病学;诊断技术;疫病防控;公共卫生
-
利用量子点单病毒示踪技术研究水貂肠炎病毒的感染机制
作者:董奕彤;王晓萌;岳凤娇;王淑杰;王春生
关键词:水貂肠炎病毒;量子点;单病毒示踪;侵染机制
-
长期施肥对双季稻田根际土壤氮循环酶活性及产量的影响
作者:郭勇;文丽;石丽红;李超;程凯凯;罗浛方;李海容;周国栋;唐海明
关键词:双季稻;酶活性;氮循环;产量;长期施肥;根际土壤
-
作业成本法在农业科研项目成本管理中的应用研究——以L农科院为例
作者:李超;杜雪;宋春雨;蔡静
关键词:作业成本法;农业科研单位;科研项目成本